情系玉泉,离家长(1 / 1)

杏青梅小 闲月清笛 2264 字 2020-08-18

齐州,多清泉。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每每有羁旅行客,耐不住炎热,于树荫下停歇乘凉之机,便四处张望,盼能寻得一清泉滋润冒烟的嗓子。

齐州明水镇,泉尤多而清冽,有时碰巧扒开草丛,便可意外得一隐蔽泉眼,掬一捧入口,甘美异常。因泉水丰盈,引得百姓争相前来,明水镇现有住家百户,民风淳朴却也不乏奔放。镇东头一口明泉,丈宽,方形,唤做“玉泉”,周边被人精心饰以雕花围栏,整日水流潺潺,叮咚作响。

玉泉旁边是一李姓人家,黛瓦白墙,入口设门楼,前厅后院,简单雅致。李家大人在朝做官,一家老小居住在这里,为人平和谦让,颇得周围百姓喜欢。

“种荷花了,种荷花了,谁要去玉泉种荷花”?李家大小姐眨巴着诡诈的眼睛,故意斜睨着缩在墙角看书的少年说道。

“姐姐,你又在吊我胃口了,快,带我去玩水!”少年一副好不上当的模样,拿起铁锹便冲在了前头。

“喂,喂,藕茎,藕茎”,不拿藕茎种什么荷花嘛。

出得门来,便看到左手边的玉泉。微风拂过,柳枝轻摆,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撩拨得玉泉的水越加的清可鉴人。

“让我先喝一口。”少年调皮地掬了捧水,便送入口中,

“哇,好甜呀”,夸张至极的表情。

“姐姐,听娘说,这是你出生时候父亲发掘的一口泉,她可是和你一样大的呢。”

“她的名字还是我给取的呢。”少女的得意溢于言表。

“我们今天再给玉泉种上荷花,待夏天倚泉赏荷,可就太美了。”

少年憧憬着。

“快去准备粘土,沙石。”少女一语震醒憧憬的人儿。

“是,是,小的遵令”,少年嬉笑着跑去挖粘土沙石。

二人蹲在泉边将挖到的粘土先铺设到备好的盆里,上面再铺一层沙土,再把藕茎轻轻嵌进沙层。看着藕茎斜卧在沙泥里,好像一个个白胖胖的娃娃手臂,甚是好看。

再看看对方脸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道道泥巴,刚想嘲笑对方,就见魔爪袭来,脸上已经又多了几道。

“呀呀,李青轩,你给我站住!”李青桐撒开丫子追着李青轩跑。

眼看就要追上,就又被他一个急转弯闪过去了。

不甘心,再追,绕着柳树追了两圈居然没追上。

沿着东街就又追了上去。哼哼,还差两步,让你还跑,右手顺势就抓了上去,哎呀,一个闪身,李青轩又不见了,右手尴尬地抓到了前面的男子。

收,来不及收;放,也来不及放。

一脸错愕,男子回转头来。一双深潭似的眼睛,射出幽幽寒光,挑起的眉毛,让人一下子就看出主人不高兴了。

“啊,对不起,对不起,”慌不迭地连声致歉。她还没见过漂亮的男子生气,事实看来,男人女人都一样,生气的样子,都没法赏心悦目。

男子的目光停留在她身上半晌,未发一言。又转身继续朝前走去。

可是,地上是什么?一个华丽的紫色锦囊,安静地躺卧在地上。

“喂,喂,你的东西掉了。”

眼看转过街角,那人就要消失不见,青桐飞一般撵了上去。“公子,你的东西掉了。”

“其实,你挺秀气的。”那人伸手接过递来的锦囊,定定地看着青桐,慢慢地道,声音有种难以言说的磁性。

“姐姐,你在干嘛?”青轩一嗓子把青桐拉了回来,这才发现人家已经走了老远了。

“都是你,看我不饶你。”

夕阳西斜,黄昏来临了。姐弟俩闹闹嚷嚷地总算把藕茎栽种到玉泉里去了。玉泉的水,混浊了一会儿,又恢复了宁静清澈。

清晨,尚未睁开眼睛,窗外的鸟儿便已经在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青桐躺在床上,看春光缕缕透过窗户洒射在床上,突然像被击穿了一样,她第一次意识到光,原来这么美,这么清新。

今天是李大人回家的日子。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李青桐便和弟弟,继母,叔叔伯伯,婶婶伯母共同守在家里。

是的,继母。李青桐自己是不记得母亲的,从开始记事起,她便跟着继母,婶婶,伯母一同生活。

她们一口一个“桐桐”地叫她,把她抱在怀里,给她缝衣服,教她学认字,背诗词。她只知道她的母亲是前朝宰相的女儿,只知道她母亲在给她举行过“抓阄”后,就突然病重不治了。

她有时候也会想,母亲是什么样的,像婶婶伯母一样擅织女红呢,还是像继母一样擅文呢?应该是像继母一样擅长作文的吧。听婶婶说,母亲特别端庄贤惠,知书识礼,在自己的“抓阄”仪式上,看到自己竟然独独选中了“破烂不堪的诗经”,还竟然开怀半天。

“青桐呀,最近又学了哪些新东西呀?”父亲见青桐入得堂来问道。女儿的学业其实不用操心,但数月不见,他还是想问下女儿的进度。

“爹爹,你看。”原来,青桐在父亲返家前一天,已经将抄录好的诗词整理了一册出来。

只见一页页娟秀的字体,整齐有序地挺立在芬芳的彩笺上。内里不乏当朝名家的作品,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也入其中。

“桐桐有心,做的不错。”李大人边看边欣慰地点头。

自家女儿素爱诗词,每每预留的词作,青桐都会废寝忘食地看完,虽自古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李大人却不这么看。

李家官微,素来清贫,不过,却藏书甚丰,在当时人看来也是书香门第之家了。再兼青桐自小没了母亲,家里人都对她怜爱有加,凡她喜欢的东西都必先给她。

不过,这次回家来,李大人却是要带他们去京城的。

因勤勉为官,一心为民,皇帝青睐,特擢为礼部员外郎,于京都汴梁上任。

“那我们还回来吗?”想着去了京都,就要恪守各种规矩,再也没有现在这般的随性,青桐有些舍不得。

还有她的荷花,她还准备傍着玉泉月下赏荷呢。

“以后再看吧。”李大人长长地嘘了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