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赚快钱(1 / 1)

孙高氏坐在板车上,莫雅推着车,中间没停歇过,一直奔赴启丘。因为出门早,走得快,他们是进城队伍的第一个。

进城后,莫雅回想昨天救济堂的伙计所说,然后沿途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位于崇德里的济世堂。

莫雅怕背孙高氏会对她的腿造成二次伤害,于是公主抱起孙高氏进济世堂。这个对古代来说怪异的抱姿给附近朦胧初醒的人一个小冲击,更遑论济世堂内的药徒。

“吴郎中,吴郎中在哪?”莫雅急切地大喊。

医馆的药徒见状便知病患的病情告急,有人过来指引“请姑娘随在下来”

莫雅抱着孙高氏,孙骏熙尾随身后,一共跟着指路药徒入了后院的病舍。

还没推开双扇门,屋里的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就穿门而播。莫雅蹙了蹙眉,里面的环境卫生恐怕不理想。

可是眼下没有更好的条件,莫雅只能委屈孙高氏。

果不出其然,跨进病舍后莫雅大致扫了一眼,约有十床病患。屋内的药味、熏香和众人的体味混杂一起,十分难闻。

普通人都受不了这股异味,何况是嗅觉灵敏的莫雅。

幸好病床之间有布帘相隔,其他病患的口沫可以抵挡一二。

“请姑娘稍等,在下即去请吴郎中。”药徒说完便急匆匆往外跑。

“祖母,眼睛怎么样?头还疼不?腿呢?”莫雅扶孙高氏靠着床头,追问。

经过一晚的休息,孙高氏恢复些精神,起码她的脸没有昨日那般死白。不过额头和小腿仍然隐隐作痛,视线模糊,连身旁的莫雅的五官都看不清。

纵然如此,她也不打算如实相告。

“不痛了,眼睛也看得清。”

孙高氏是面向莫说,可乱转的眼珠告诉莫雅她找不准视线焦点。

莫雅心知孙高氏的病情不容乐观,按耐焦灼的心情,强颜欢笑“祖母放心,吃了药肯定很快好的。”

在等吴郎中来的时候莫雅想打开左边的窗,透透气。

恰好此时有药徒进来换药,大声喝止“姑娘住手。”

药徒赶紧过来检查窗户,确定关紧后才对莫雅说“姑娘,病舍多风寒患者,切不可开窗,以免邪风入袭。”

莫雅凭着仅有现代医学常识,据理力争“这屋子太闷了,必须开窗通风,这样病人就不容易互相感染空气中病毒细菌。”

药徒自然不懂“空气传播”、“病毒细菌”,拧眉道“鄙人不才,从未听闻姑娘所言之事。但这里是济世堂,不是姑娘的香闺,不可随心所欲。”

“雅儿不可胡闹。”孙高氏连忙阻止。

可莫雅充耳未闻,只顾着争辩。两人的争论引起病舍里其他人的注意,他们有的窃窃私语,胆大的当面指责莫雅的没见识和自私自利。

“虽姑娘用词奇怪,细听下却不无道理。”

沉稳的男声由远而至,很快一个国字脸,中等身材的中年男人进入莫雅的眼帘。男人双眼有神,目光如炬。

“吴郎中。”药徒恭敬地行拜首礼。

“你就是吴郎中,”莫雅一时情急,直接上手拉“你快来看看我祖母,她…”

“放肆!”

药徒惊怒交加,正要打掉莫雅无礼的手,却被敏锐的莫雅轻巧避开。

莫雅瞥他一眼“你想干嘛?找打是不?”

药徒愤而斥之“姑娘实在目无尊长,不知廉耻。长辈在前,非但不行礼示敬,还枉顾礼法,作出如此不雅之举。”

莫雅低头看下自己的手,又望了一眼性别为男的吴郎中,顿时明了。她很想喷回去,可想到孙高氏看病要紧,强迫自己忍下来。

莫雅不懂古代礼仪,双手摆来摆去,最后整出个不伦不类的抱拳礼“是…小女的错,请吴郎中见谅。”

吴郎中虽然生疑于莫雅的处处怪异,但是医者的职责让他无暇细想。

“无需过分执着于礼数,这位姑娘也是救人心切,眼下诊治为重。”

药徒闻言,带着不忿默默退下。

吴郎中越过众人,坐在孙高氏旁边的杌子,开始问诊。观气息、听声息、问症状、切脉象,整个过程一丝不苟。

见吴郎中结束后,莫雅迫不及待的问“我祖母怎样?”

吴郎中神色凝重“大娘年事已高,我猜她时常过度劳累,以至气血两虚,心肾不交。又因无及时就医,病灶日积月累,终是肝气上冲,得浮翳内障之疾。”

“浮啥?”莫雅听得云里雾里“那是什么病?严不严重?”

“浮翳内障是眼疾的一种,症状为视物微昏或朦胧如轻烟薄雾,又或空中常见黑花,如蝇飞蚁垂。所幸大娘的内障未到药石无灵的境地,针灸配以药剂,好生调养,便可根除。”

莫雅登时松口气,又想起孙高氏额头和小腿的伤“吴郎中,我祖母还摔到头和右小腿。”

“我已查看,”吴郎中语气放缓“头上只是外伤,待上药后便无大碍。而右小腿则是血脉凝涩,肿胀黑青,需连敷七日药,消肿前切记少行。”

“我知道了,谢谢吴郎中。”莫雅真诚的道谢,完了还深深的鞠躬。

“姑娘客气了,这是医者的本分。”吴郎中自谦道。

莫雅没忘正事“是先交钱再给治吗?”

“医人一事不能等,我马上为大娘施针,稍后有人领姑娘去付药钱。”

吴郎中为孙高氏扎针到一半时,莫雅就要去给钱,她走开前叮咛孙骏熙“小熙看好祖母。”

孙骏熙“我会寸步不离的守着祖母。”

即便如此,莫雅还是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吴郎中看在眼里,暗道这姑娘言行古怪,却是孝顺之人。

“吴郎中,”孙高氏怯生生的问“这又是针灸,又是敷药,拢共几钱?”

吴郎中看出这一家是贫苦人家,估计这一折腾得花光家里的储蓄。医者父母心,他抚慰道“大娘勿担忧,我尽量开些便宜的药材。”

“谢谢吴郎中。”孙高氏稍稍安心。

药材可以用廉价的,可吴郎中的诊费却不低,毕竟济世堂不是善堂,算上杂七杂八的费用,莫雅一共要交十两。

还没捂热的银子一下子没了一半,莫雅摸着羞涩的钱袋,心想必须找到办法赚快钱,因为她不打算让孙氏祖孙回孙家村住了,不管是为了行动不便的孙高氏还是孙骏熙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