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老兄弟‘书友186797’五千币张月票的慷慨大捧场。)
房乔连忙往前挤去,他礼部会试的名次排第三十四位,相对要靠前一些。
从南门进了宫中,考生们被阁门使领着直趋观文殿。周围有皇城士兵护卫监视。旁边还有监察御史盯着,没有人敢于做出任何失礼的行为,也不敢抬头张望。各自看着脚下的路,盯着前面人的脚后跟,向前疾步走着。
一路上到观文殿中,宫廷韶乐从观文殿中回响。子杨坚还未到,但今科的考官已经提前在殿中等候,其中便包括王君临这个主监。
在礼部官员们的监督引导之下,两百名贡生们在观文殿中央排好了方阵,打头的三人是在礼部试排名最前的三个。
几声净鞭响过,乐声止歇。在礼官的叱令下,所有的考官和考生,无一例外的都跪拜了下去,静静的等着子的到来,王君临目光如电,一一在十三名寒门士子身上停留了片刻,还冲房乔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这让房乔越加肯定自己等人能够高中就是秦安侯的功劳。
房乔与王君临对视过之后,不敢再多看,寂静的大殿中,他低着头,研究着大殿地面上作为铺垫的砖石。虽然是烧制出来的砖石,却是泛着幽暗的金属光泽,也难怪外界传言,宫中使用金砖铺地。
如果是汉代,殿上都是铺着地板,进殿要拖鞋。但到了南北朝之后,北周时的礼节就已经开始变了。到了现在,已经可以穿着靴子走在大殿上。
连串的脚步声终于从前方传来。
并不吵闹,很整齐,静悄悄的响起,又静悄悄的结束。
然后礼官的又吊着嗓子半吟半唱的发号施令。
三跪九叩。
向着当今的大隋子,名义上统御亿万兆民的皇帝杨坚,叩拜下去。
一拜一起之间,都能看着殿上的人物。但隔着有些远了,光线又很昏暗,看不请坐在御榻上的杨坚是个什么模样。
只是站在子两侧靠下位置还有三人,正是高颍、周成言和王君临。
一连串事先已经被礼官传授的礼仪之后,考生们终于可以落座。在内侍们的引导下,一盏茶的功夫,就已经各自就位。
然后由杨坚亲自出的考题题目便出来了。
‘古之明王,求贤而听之,择善而使之。法不足以有行也,改之而已;人不足与有明也,作之而已……以守位则安,以理财则富,以禁过则听,以讨罪则服,以交鬼神则飨,以来蛮夷则格,以上治则日月星辰得其序,以下治则鸟兽草木得其性……朕夙兴夜寐,心庶几焉,而未知所以为此之方。子大夫其各以所闻,为朕言之……以所见言之毋隐。’
杨坚亲自出的考题洋洋洒洒数百字,本质上就是一句话:地方上的行政阙失,可以放胆直言。
显然,杨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出的这个题目,虽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却是应有之题。
王君临站在杨坚身后,一边暗中估算着时间,一边发现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有些紧张,有不少人一直深呼吸,妄图平复首次见到子,且在子眼前完成策论的紧张和激动心情。
很快所有人都已经落笔,开始奋笔疾书,杨坚在殿中慢慢走着,高颍、王君临和周成言跟在身后。
见到子过来,考生要起来行礼的时候,便会被杨坚所阻止。他是来看考生应考的,不是来打扰考试的。
杨坚的视线在一份份卷子上掠过,只要上面有让他眼前一亮的论断时,杨坚就会稍稍停步,记下这一个考生的姓名。
但从前到后,又从后走到前,杨坚没有发现多少能够让他顿足的卷子,脸色不禁有些难看起来,高颍和周成言见此,不由暗自叫苦,冷汗淋漓,心中暗骂这些世家门阀就不能送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
这时,杨坚走到了房乔旁边,后者正在心无旁骛的笔走龙蛇。
杨坚不想打扰到房乔的行文,只准备看上两眼,就打算离开。但视线落到试卷上,两脚便迈不开了。一直站了好一阵子,从头到尾的将已经完成的部分看了两遍,才慢慢的又点了点头,回头对高颍、王君临、周成言冷声着:“总算找到一个还能看过去的。”
高颍和周成言连忙自称“臣失职”,王君临则跟在后面一声不吭,神色莫名。
殿试的交卷速度,要比礼部试快很多,不管怎么,也没人敢让子等到三更之后。
殿试都是开始的早,结束的也早。
到了午后时分,杨坚已经转回到后殿休息,而最后一名考生,也终于交上来自己的试卷。
接下来,又是阅卷批改的工作了,但杨坚却不想再将这项工作交给高颍和周成言了。
只是不等杨坚想好人选,侯官府大统领杜落歌老太监跑来禀报,有人暗中串联京城内赶考未中榜的士子,意图闹事。
杨坚大惊,刚刚下令杜落歌速速查清此事,负责皇宫守卫的宫卫军大统领赵树亮又匆匆赶来了,他向杨坚禀报,数千士子聚集于皇城南门外,静坐不动,递上了万言书。
自古以来民不与官争,穷不与富斗,但在王君临总体策划,传承自北周的老牌情报组织夜鹰和新成立的情报组织鬼眼共同全力运作之下,华夏王朝历史上第一场以寒门士子为主,向朝廷和子诉不公的聚众静坐活动成功进行。这注定是一场载进史册的事件。
所谓万言书,其实就是以主考高颍、副考周成言和主监王君临三人为主,在此次科举秋试中徇私舞弊的证据。
一千多人往皇城门前一坐,各种各样的长衫,都是士子装扮,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份万言书,在坐在最前面“许敬宗”的带领下,齐声一遍又一遍的念着万言书中的内容,一个个面目肃然,表情庄重。
历朝历代以来,还没有发生过这种事,上到子杨坚,下到文武百官和守卫宫门的宫卫军,以及京城数十万百姓,无不愕然和吃惊。
杨坚看了万言书后,当场气得砸碎了身边能砸的所有东西。
宫卫军大统领赵树亮不知如何对待目前的状况,只好下令士兵把一千多寒门士子团团围住,把他们和聚集过来越来越多看热闹的京城百姓分隔开来。
皇城的大门洞开,“许敬宗”已经来到城门口,面对刀枪剑戟无所畏惧,把自己早就散布开来的万言书交给了宫卫守卫,请他们呈递给皇帝,尔后又回到士子中间跪坐在最前面,继续大声的念着万言书中徇私舞弊的内容。
皇宫观文殿内,殿试刚刚结束,王君临、高颍、周成言在内厅休息,等待陛下安排差事,高中的两百名考生一边正在享受宫中提供的饭食,一边等待殿试的结果。
高颍几乎是与杨坚同时得到寒门士子静坐皇门前的这个消息的,甚至杜落歌还在第一时间弄到了一份万言书交到了高颍的手中。
高颍看过之后,身体发抖,脸色潮红,猛的站起来,转身看向王君临,一脸难以置信想要什么,但嘴刚张开,却喷出一口血,然后身体踉跄,直接昏了过去。
周成言目睹此景却是大吃一惊,没有理会旁边内侍如何对高颍施救,从高颍手中拿过万言书看了两眼,脸色惨白一片,直接软倒在地。
王君临看了两人一眼,直接去觐见皇帝杨坚去了。
据王君临所知,华夏历史上历次学潮就没有好结果的,在文风最盛的宋朝,学生领袖陈东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更不要后面的公车上书。
统治者不会接受这种带着胁迫性的意见,更何况是贵族和平民等级最为分明的隋朝。
皇城南门前的寒门士子越来越多,持续不断的有得到消息,或者拿到万言书的书生一脸愤慨赶过来,百姓们也从开始看热闹的心态,转变成了一种肃穆的神色,贩的叫卖声了许多,就连一样没遮拦的游侠,也降低了嗓门。
皇城门前广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华夏民族爱看热闹的毛病在隋朝时便已经存在,百姓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把四面八方的路堵得死死的,他们不明白这些看起来家境普通的书生们要干什么,不知道这些书生所做的事情意义有多重大,甚至是从某种程度上是在为他们这些百姓争取利益,他们只知道有热闹好看,有些精明的人甚至把笸箩顶在头上大声的叫卖各种干果,这都是看热闹的必备食品。
这些落榜的寒门士子心头的悲愤无以复加,王君临只是通过“许敬宗”的手将所收集的证据发到了他们手中,然后再通过“许敬宗”稍加挑拨和引导,便有了眼下一千多名寒门士子聚集在一起静坐皇宫门前请愿目上访的一幕。
王君临清楚的计算了各方面的反应,特别是杨坚的反应,他相信以杨坚的帝王心智,刚开始或许会暴跳如雷,但冷静下来之后,只会借势做一些他一直难以做到,但却最想做的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