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四十章枪杆子里的“宝物”(1 / 1)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184 字 2020-06-23

赵祯不光自己离京,还带了一些特殊的人离开了神都城,这些人便是大宋禁中的神卫军,也是大宋最先一个全部换装火枪的禁军,同样他们也是天子近卫。

在赵祯离开神都城之后,他们便在人不知鬼不觉中悄悄调防离京,唯一知道这件事的人就只有皇后而已,因为是她在神卫军指挥使面前宣读了赵祯的密诏。

整个皇宫乃至大宋也只有皇后知道,官家对火器的执着以及谨慎到了小心翼翼的地步。

神卫军在赵祯抵达四川路之后就秘密跟随在赵祯的身侧,无论是赵祯走走停停,他们始终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随时准备护驾。

但赵祯并不是打算让他们来护驾的,相反赵祯要让他们也走上战场,悄悄融入到刚刚合并的永安军中,神卫军的存在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这个通信基本靠吼的时代,想要指挥千军万马的调动就需要主将发令,步卒传令,或是摇旗指挥或是通过鼓声,号角声指挥大军。

若是这些人成为被猎杀的对象呢?

大宋原本就拥有远程射手,毕竟大宋最擅长的便是远程打击,从棘轮弩到火枪,从火枪到火炮,大宋一直是华夏王朝中射得最远的存在。

这样的好处便是在不知不觉中积攒下来一群经验丰富,目力过人的好手,他们也成为了神卫军中的特殊存在。

赵祯轻易不会使用他们,但却要不断的培训他们,这些人被赵祯称为神枪手,因为他们几乎可以做到在三百步之内弹无虚发,这已经是非常令人震撼的事情了。

关键是数量庞大,之前要想培训出一个神射手非常难,因为他们使用的工匠或是弩箭,这种木质结构的投射利器在赵祯看来在某种意义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受到风的影响很大,初速度也无法与火枪相提并论,精准度和威力也无法和火枪媲美,但胜在造价便宜,装备大军所需的花费不及全部列装火器的四分之一。

火器最大的缺陷便是在花费上,以眼下大宋的国力财力都做不到全军配发火器,这是一件让赵祯也无可奈何的事情。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大宋的火棉生产速度缓慢,需要混合入一定量混合物才可以正常使用,否则以火棉的燃烧速度如果制成炮弹,发射出炮筒之前就会爆炸,非常不安全,大宋为此付出了好三个匠人的代价。

但也因此使得大宋的化学开始起步,格物院的匠人们专门进行化学研究和制备,被称为炼制学。

火棉的威力大这是格物院公认的事实,但制备难度高也是公认的事实,即便是交给兵工厂制造,也需要半年的时间准备。

火枪对子弹的消耗和弩箭不同,弹药一旦射出几乎没有回收利用的可能,唯一例外的是神卫军,他们必须回收弹壳进行重复使用。

至于永安军,他们的纸壳弹药在击发后只会留下灰烬,大宋的造纸术已经相当成熟一般打二十发才需要清理一次。

可以说现在大宋的一般火枪已经很成熟,这是赵祯投入了多年心血的情况,几乎每一款火枪他都要亲自试射,这么多年来,赵祯的火器司研制出了数十种火枪,但真正能够被赵祯所认可的只有区区几种。

他甚至亲自下旨规定了火枪的研究方向,只有三点要求,距离,精准度和射速,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许多设计,比如气密性的栓动步枪设计,当然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一种捷径。

赵祯在不断的促进大宋的军工发展,因为这是他改变华夏固有体制的一个简单粗暴办法,谁手中掌握了“枪杆子”谁就说的算,赵祯要让自己的政策延续下去,那就要保证大宋最强武装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然,这也算不上是一个秘诀,华夏的历代王朝都在努力维系这一点,至于大宋,一个本就是依靠“枪杆子”夺取政权的王朝,怎么会放松警惕?

赵祯从神卫军的手中再次接过火枪,看着下面做工精细的弹匣,赵祯有些发蒙,这是全新的改装,火枪拥有了弹仓,最大的亮点便在于使用拥有足够弹性的金属在底下做支撑,子弹压进入之后便能做到拉动枪栓的时候抛出弹壳再次填充。

赵祯看着手中厚重的实木火枪有些发蒙,这样的步枪几乎已经和二战时的步枪差不多,即便是枪带都已经装好,不光方便携带,还能起到稳定作用。

看着被打磨发亮的枪栓,赵祯迅速的抽拉枪栓,一颗颗橙黄色的子弹迅速跳出,五发的弹仓不大不小。

栓动火枪在解决了气密性的问题后将会相当的精准,螺旋形的膛线几乎把大宋的火枪变成后世的步枪。

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亦或是精准度,赵祯手中的最新火枪几乎已经堪比后世的步枪,只不过在弹药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后世的弹药已经到达了化学装药的极限,而赵祯手中的发射药却还是稍稍高于黑火药的火棉,当然赵祯也是看好了他的无烟性质,这也是他能在这个时代找到的最好发射药了。

五个立靶逐个竖起,赵祯抬手瞄准,在短短的三个呼吸内就全部击中标靶,速度快的让仁青东看不见赵祯拉拴的手。

这种全新火枪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仁青东对火器的认知,他觉得这东西就不应该出现在世上,应该是天兵天将用的兵器!

快准狠,这是新式火枪的准则,赵祯蹲下轻轻捡起地上发烫的弹壳,这些东西对大宋来说也是宝贝,黄铜的弹壳本身就有价值!

也就是因为官钞的推进,大宋的铜钱被大量回收,也被大量的储存了起来。

赵祯下一步就想把金银铜这些贵重金属从货币中驱逐出去,使用纯纸币取代官钞,取代金属货币。

当然,这一步还需要更远的路去走,现在用纸币取代金属货币的时机还不成熟,只有大宋彻底稳定下来,商业开始膨胀发展的时候,才是使用纸币的时候,国家的信用背书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