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声望去,6只幼狼嗷叫不已,张振心底一软,洞内别无他物,除了头青狼,只有一潭清水,只好取来潭水喂食幼狼,奇怪的事发生了,饮用潭水后的小家伙竟然安详的睡着了。
“奇怪,这潭水难道还有古怪。”
遂饮一口,潭水入口甘甜,进入腹中一股暖流袭遍全身,竟然让他饥饿感全无。
“卧槽,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材地宝。”
“恭喜宿主饮用碧玉灵泉,灵泉能量足够,系统激活。”一道甜美的声音在脑海响起。
“卧槽,还有这等好事,以前看过无数穿越小说,有系统,美滋滋!”张振大喜。
急忙问道“系统,你有什么功能啊!能不能兑换神兵利器。”
“不能!”
“那能不能兑换绝世功法。”
“不能。”
张振脸色有些发青“卧槽,这没有那没有,要你何用。”
“宿主本系统只现在有一个功能,“慧眼识人”。也可以说是个技能。”
张振大失所望,还以为有了系统,就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有总比没有好。
搞半天就是个辣鸡系统。
张振看了半天,也不见有什么变化,不由问道“系统这个慧眼识人这么用啊?眼睛都看涨了”
“宿主只需要集中意念就能看到,就是注意力集中眼睛。”
“哦!这么简单吗?”
意念一动,眼前突然出现热流涌动,潭水里显示出一行文字。
姓名张振
武力13(平民30)
智谋76(平民30)
统帅10(平民30)
政治73(平民30)
“卧槽,还带这么玩的。这属性也是没谁了,不是有前世记忆,智谋政治保证也不会超过20。”
张振饮罢,集中精力努力观看《遁甲天书》,他还是抱有希望,希望学会。
眼中仿佛有神光流转,在看石壁上的字,仿若活过来般直入识海。张振看得兴起,不知时光流转。
“嗷嗷!”
听到幼狼叫唤,只好作罢,遂取水喂之。
继续观看。
每日饮用潭水,食狼肉,不知多日,肉尽,只好已潭水为食,勉强度日。
“振侄儿振侄儿!”洞顶传来一个中年人的声音,声音有些沙哑。
“咦!这不是叔父的声音吗?”张振寻声来到洞下。
“振侄儿振侄儿!”声音由远及近。
“哈哈,真的是叔父,有救了,有救了。”张振惊喜交加喊道“叔父,叔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5天前。
张奎见天已经暗淡,可是侄儿还没有回来,心中焦急不已。
在山中寻数日,不见人影。
路径一草丛。
“振侄儿振侄儿!唉,想必是凶多吉少了。”
“叔父,叔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草丛深处传来一个小孩的声音。
张奎听后大喜过望,“是侄儿,是侄儿的声音。”
半日张奎去而复返,取一树藤,救出张振。
张振感谢道“感谢叔父,得救了。”
张奎提手就是一下“臭小子,叫你不要跑远了,就是不听,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叫叔父如何对得起族长。”
张振歉声道“是侄儿的错,叔父以后我再也不敢了。”
“哼!”张奎阴沉着脸“每次都是这个借口,不过几天你就忘了,真当叔父打不得你,是吧?”
“叔父,你看我这不是没事吗?嘿嘿,就放过我这次,就一次好不好。”
两人在这深山之中相依为命,感情不比父子差。
张奎心软,只好作罢,领回。
是日,奎斟酌过后,迁玄菟郡,几年积蓄,在玄菟郡南80里枫山村处置一处民宅。
民宅不大,是间茅草屋,外围篱笆围绕,门前一片开垦后的荒地,屋后群山环绕。
种地加上打猎,勉强维持生计,比贫苦百姓食不果腹也好了不知多少。
又三年,熹平六年春(公元177年)。
张奎在乡里颇有勇名,而且每次出猎回来,有剩余都会与邻里,村中人感恩不已,同辈大多称其奎哥,后辈则称奎叔。
张振九岁,身长六尺二寸,在经过碧玉灵泉的滋养,看上去也是颇为壮硕。
加上领悟《遁甲天书》,经过三年练气,力气大增,比之叔父也有胜之。
“叔父,叔父,我回来了。”少年背着木弓,手持一把短锥枪,提着几只山鸡野兔,后面跟着6皮成人般大小的青狼,出现在一间茅草屋外。
“是狼小子,嘿嘿,你叔今天早上去襄平城了,他说你回来让我带个话,他可能要过两天才回来。”
“哦?多谢柳叔,这几只山鸡野兔就拿回去,我一个人也吃不完。”张振对来人说道。
“这怎么好意思,每次都这样,柳叔我受之有愧啊!”中年人拒绝道。
张振回道“这有什么,柳叔还跟我客气,是把我当外人吗?”
“没有的事,这不是前些天才拿过,这,这!”
张振打断道“这什么这,叫你拿着就拿着,这几年高句丽,乌桓,扶余袭扰不断,虽然这里地处襄平城外,有不少村民流离失所,为饥饿所迫,以树皮草根为食,那户又不缺粮食,柳叔就不要多说了。”
“唉!好,好小子那柳叔就在此谢过。”
“哈哈,这才对嘛!”说完张振把东西塞在柳叔手里。
正当张振要走进屋去,隐隐听见马蹄声。
只见地平线上一道黑线变得越来越粗,往前蠕动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
张振感到时间和空间在这一刻仿佛成了永恒,雷声从天边传来,脚下的大地也在轻轻地颤抖。
张振的脸色变了,柳叔脸色变了,村民脸色变了。
那是一支骑兵,放眼望去,一支将近百人的骑兵!
近了,终于近了,当张振看清那一杆迎风招展的烈烈旌旗时,多年捕猎而变得漠然的心脏也不争气地跳动了一下,因为那杆旌旗上,赫然绣着斗大的一个“伯”字。高句丽伯句,那是一个魔鬼,一只豺狼。
建宁二年,高句骊王伯固降服,其弟伯句上位。
熹平元年(公元172年)耿临东汉玄菟郡太守。耿临率领军队攻打高句丽。为抵御玄菟郡太守耿临的入侵,高句丽王伯句派大奖莫离支,明临达夫下令在高句丽都城周围修建护城河并修建多个城堡位于坐原。
东汉军队到达坐原后,将城堡团团围住。东汉围攻数日后,损兵折将仍无法拿下坐原。正当耿临准备撤军之时,明临达夫趁势率领高句丽的军队对耿临残兵乘胜追击。
耿临大败,领兵回望平县太守府。
此后高句丽每年袭扰玄菟郡,耿临募集乡勇以图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