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潜龙勿用(1 / 1)

大时代1977 宁中南 4873 字 2020-02-13

林晓光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

大概是别人家的父母,可以一起陪儿女上学,甚至全家人都去,然而他家里却不行,只能抽出一个人。

再就是,他对官僚阶级不太感冒。

尽管他出身于双职工家庭,林仲平是个科长,但芝麻大的一个小吏,还真说不上是多大的官,爷爷也是,离休的干部,人走茶凉,能有多大影响力,说实在的,他根本没把自己当成官三代。

他只当自己是小老百姓。

作为小老百姓,对于这种以权谋私,只有高级官僚才能享受到的福利现象,要不羡慕,要不就深恶痛绝,林晓光两者皆有。

再有,估计是真想家了吧。

林晓芸难以体会到他这些复杂的情绪,只当是小孩子脾气发作。

林晓光却摇摇头“算了,事已至此,我也懒得追究,你开心就好。”

去年夏天,他费劲千辛万苦只弄到两套书,一套他和杨蓝复习,一套托人寄给林晓芸,即便是发小秦川,他也只是传话给他,要恢复高考,买一套尚海科技出版社64年出版的自学丛书教辅,并没有直接送书。

高考这东西,说白了是省内的人竞争有限的名额,一个上了,另一个就下了。

林晓芸没能上清华,说不定就是因为赵子瑜。

有些秘密是只能同最亲近的人分享,恢复高考和自学丛书这就是秘密,怎么能让外人知道?

“小光,我也是没办法!”林晓芸皱着眉头,很是苦恼。

“说吧,我听你的解释。”

冷淡的林晓光,林晓芸从未见过这样的他,一刹那,忽然感觉眼前的弟弟很陌生,分明和以前在她屁股背后的鼻涕虫,完全是两个人。

她只觉得弟弟长大了。

“那一套书有十七册,我在农场我们分队复习,别人不会注意不到,有人举报我看白专书籍,最后还是赵子瑜出面,书才还给我,后来她也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我们俩就一块复习了,要不是她出面,生产队长才不会给我们多余的复习时间。”林晓芸咬着嘴唇。

沉默良久,林晓光沉暗叹一声“这些事情,你从来都没跟我说过?”

林晓芸无奈“我好歹是姐姐,跟你说这些事,以后你小看我怎么办?”

“姐,那你答应我,同甘共苦,以后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我。”林晓光郑重地盯着她的眼睛。

“好,一定告诉你。”林晓芸莞尔一笑。

一点点小矛盾,就这样解决了。

林晓光当然不会生堂姐的气,只是对于赵子瑜,还是不大感冒,总觉得这个女孩心机很深。

“赵子瑜,上辈子,从77到86级,西陕考上北大清华的,可没你这么一号人物,77级清华人文系,也没有你,你究竟是何方神圣,不会是蝴蝶效应带来的吧……”

这辆车是长安站始发,一直到北平站,一千余公里,二十六个小时,早上十点开车,一直到明天早上十二点才到。

火车碾压着铁轨,轰鸣着,在三秦大地上奔驰。

河东市停车后,到中午十二点,几个人围着吃饭,饭吃完不久,都在休息。

忽然,林晓芸指着窗外“看,那就是我们下乡的地方,渭川农场。”

林晓光放眼望去,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肆无忌惮地野蛮生长着。

春天真的到了。

“姐,跟我说说你们当知青的事呗。”

作为知青,亲身经历上山下乡,近两年多时间,每一天都有同样的工作不同的故事,有的十分美好,有的也不尽然,但现在想起来,却感觉都不重要了。

林晓芸有一肚子的故事要讲,赵子瑜也陷入缅怀中。

“伟人说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那一年,我们响应伟人的号召,前往渭川农场,做一名插场知青,进行农村社会主义建设。”

林赵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娓娓道来。

“当知青还是很辛苦的,不过我们插场知青就好多了,住宿舍,吃集体食堂,偶尔还有业余生活,子瑜唱歌就很好听。”

“还说我呢?谁不知道你干活是积极分子。”

“姐,你平时都干啥活啊?”

“渭川农场三万亩地,每年要种冬小麦、春棉花和秋玉米三种作物,播种、除草、灌溉、收割、翻地,春夏秋都要干,冬天也不闲着,要挖河沟修水渠,可忙了。”一想起来,林晓芸都觉得很不容易。

“是啊,我们是解放了,可农场其他的知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赵子瑜想到她的队友。

“放心吧,要不了多久,知青会集体返城的,你们别担心了。”

林赵二人齐刷刷盯着林晓光,脱口而出“真的假的?不可能吧?你怎么知道?”

话一出口,林晓光就觉得要遭,真是管不住这张嘴,不过事已至此,他也不着急解释,反而盯着赵子瑜,戏谑道“子瑜姐,你爸位高权重,不会不知道吧?”

“我爸知道什么呀?”赵子瑜被他盯得难得有些不自然。

林晓光笑笑不说话,林晓芸再问,他也不回答,像泥鳅一样回避这个话题。

火车穿越潼关。

林晓芸惊叹不已“这就是曹操和马超打仗的地方啊?”

“不止呢……”林晓光摇头“当年安禄山攻占洛京,歼灭哥舒翰二十万唐军,占据潼关,震动长安,李隆基仓皇西逃。”

赵子瑜没少出门,最近几年这还是第一次,倒是有不一样的感觉,很新奇。

坐火车其实蛮有意思,纵横八千里路云和月,游览祖国山河秀丽风光,再遇到一个很对口味的人,侃侃而谈。

蛮不错。

火车奔驰着,进入中州大地,先到洛京,再入郑都,夜色下,十三朝古都的风光没看到,林赵二人也不当回事,郑都作为民国时候的小县城,二人更是不屑一顾。

林晓光却对此很无语,要知道在后世,郑都的gd可是比长安高出不少。

抵达郑都以后,火车改道,从陇海线转京广线,跨过黄河大桥,步入燕赵大地,一夜之后,再次醒来已经是竖日早上,旅客都在收拾东西,因为北平西站马上到了。

公历三月的北河省,春意盎然,却比关中和中原少一些绿色。

“北平站到了!”列车到站,播音响起,众人收拾行李,走出火车后,来到外面,便感觉到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初春三月,春寒料峭。

帝都北平,天子脚下,林晓光这一次很低调,没有再说北平我来了之类的傻话。

他默默地提着行李,跟随林仲平走着,抬头望着天空,深吸一口气。

今天,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潜龙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