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战场的顶点,陈望的起点(1 / 1)

宋晚晴的话音刚落,场中气氛瞬间静谧。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陈望的身上,期待他的回应,而法肯豪森也适时地附和道:

“是的,陈将军,我认为您极具指挥天赋。

此次广福镇的胜利,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也让我对中央军的战术能力,有了新的认知。

陈望闻言,眉宇间透出几分沉思,而后他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说道:

“能得到法肯豪森将军如此高度的评价,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但我想说,关于这场胜利,战术只是一方面,士兵们保家卫国的坚定战斗意志和信念,同样是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

陈望的眼神随着他的话语,变得凌厉了起来:

“将军和战场之外的各方,看到的只是战报,而不是战场。因此可能会忽略将士们的表现,以及我们在战场上面临的困难——我的敌人十分强大。

我们的战士们,身处战火之中,每一个人都在拼命。他们清楚,这是一场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战斗!”

法肯豪森听到这里,目光中带上了几分赞赏之色,他语气真诚地说道:

“陈将军,我十分敬佩你们。

在您的部队中,我看到了华夏将士们展现出的,无与伦比的战斗信念,这是一支值得尊敬的队伍!”

宋晚晴敏锐地抓住了这关键的一点,她扬声追问道:

“陈将军,在日军精锐部队的强势压境下,您是如何保持将士们的高昂士气的?”

陈望神情严肃,略微沉思后,他语气认真地回答道:

“因为我们的士兵们,心中有家国,有民族!”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偌大的指挥室内:

“所有人都知道,哪怕只前进一寸,都能让敌人畏惧,让百姓安心。

这种信念,就是我们最强的武器!”

陈望的话语极具感染力,在场的记者们无不动容,纷纷鼓起掌来,一时间掌声雷动。

站在一旁的顾同、朱良等人也暗自点头,目光中满是欣慰和满意。

顾同低声对身边的陈实说道:

“这小子,真是不简单,不仅打仗有一手,在这种大场面上也是毫不怯场,每一句话都这么鼓舞人心!”

陈实也深以为然:

“是啊,顾长官,统帅部可算挖到宝了,这种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们一定要施予重任!”

如今,在国军的这群高级将领们看来,陈望无论是作战能力,还是对国家的忠诚度,皆为抗战将士中的翘楚,将他拉拢进核心,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了。

宋晚晴的眼里闪着激动,她迅速调整好了情绪,紧接着继续问道:

“法肯豪森将军高度评价了您的闪击战术,认为这是步兵作战的一种巅峰方式。

陈将军,您怎么看待闪击战术?是否计划在今后的战斗中继续采用?”

陈望微微颔首,语气平缓道:

“闪击战术确实在广福镇一战中发挥了奇效,但每个战场形势不同,并非任何情况都适合。

闪击战重在出其不意、速战速决,需要对敌军布防和后勤进行精准的分析与打击。

而未来的战斗中,仍然要因地制宜,灵活应对。”

闻言,法肯豪森眼中的欣赏之色愈加浓烈,他轻轻点头,赞同道:

“陈将军的战术非常灵活,甚至与我们德意志军队的某些理念不谋而合。”

法肯豪森的这一评价可以说是非常之高了,他落在陈望身上的目光中,除了欣赏之外,还有思考。

眼前这个年轻的华夏师长,让他很是耳目一新,甚至可以说刮目相看。

在军事理论上,法肯豪森从未在东方遇见过这样一位拥有极高天赋和判断力的年轻将领,且还充满灵活的应变意识,就好像早就身经百战了一般。

这一刻,身为德意志的名将的他竟开始认为,或许东方的战场正悄然孕育出不亚于西方的军事天才。

法肯豪森的目光微微一动,他随即沉声问道:

“陈将军,我注意到您在夜间集中了全部兵力,最终从日军的阵线中撕开了口子,这一战术可谓是极具大胆。

但如此推进,您就不怕侧翼会因此不稳吗?这可是兵家大忌啊。”

此言一出,现场气氛顿时微妙地紧绷了起来。

顾同、朱良等人也在静默而听,甚至有些惊讶于法肯豪森竟会如此认真。

他们要求对方来,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进一步疏通和德意志的关系。

毕竟,德意志其实根本不在官方层面,承认与华夏的合作。

而法肯豪森的这一质疑虽然客气,但却不容忽视。

他显然是认为国军夜袭的进攻速度虽快,但兵力都集中在一点,风险太大,稍有不慎便会腹背受敌。

但陈望却面不改色,仿佛这个问题对他来说不过是“敌我对抗”的常见一环。

他镇定地回应道:

“只要我的部队推进得够快,日军就永远打不到我的侧翼。”陈望的语调平静,却掷地有声。

继续阅读

法肯豪森不由得微微一怔,心中有一瞬间被一股震动攫住了。

这就是闪击战的核心啊!

他在军校中见过无数所谓的“军事人才“,可从未有人能如此果断地回应这个棘手的战略难题。

这种强势的判断和无畏的胆量,在一位东方军官的身上展露无疑,让他不由得在心中暗叹。

东方军队竟然也培养出如此果敢独到的将领!

法肯豪森深不置可否,他微笑着再次发问道:

“陈将军,我还想再请教一个问题,桂军在这一战中犯下的错误,为什么您没犯?”

陈望微微一笑,言辞间是那么的从容镇定:

“将军,西方有一位伟大的军事理论家,您应该很熟悉他,你们国家的克劳塞维茨。

他的《战争论》中的‘顶点理论’被誉为兵法中的真理,他认为‘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

这个顶点,是作战强度和作战限度的临界点。

由于顶点的存在,发起进攻的一方,到了顶点便由强转弱,防御方若积聚力量,便可逆势为强。

因此,在作战中,冲击力固然重要,但我始终清楚,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只取决于冲击力……”

法肯豪森认真地听着陈望的话,面色渐渐变化。

他起初只是略微惊讶,随后逐渐被陈望的睿智与胆识所震惊,最后是对陈望完全的认可。

他不由得在心中感叹,面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华夏将领,竟然将战争理论领会到如此深刻的地步。

这个所谓的顶点理论,他其实也知道,任何一个德意志高级将领,都清楚。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把握不住顶点在哪里!

而在场的顾同、朱良等人也被陈望这番话震撼到了,心中暗暗吃惊。

顾同心想,这么独到的见解,可不是随便一位将领就能领悟到的。

他甚至开始怀疑,陈望就是天生为战场而生的。

法肯豪森双眼神采奕奕,忍不住连声赞叹,激动地说道:

“陈将军,真是令人惊叹!我从未想到一位东方将领年纪轻轻,竟然对军事理论有如此高深的理解和领悟力。

坦白说,您如果能写一本战术心得,就像《注意——坦克!》一样,我一定把这本书带回德意志,绝对能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去尝试的。”陈望淡然一笑,眸中闪烁着锋芒。

在此刻的专访会场,记者们纷纷用摄影机和笔记录下这个场景、这段对话,这将会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头版头条!

宋晚晴也屏住呼吸,沉浸在陈望的话语中,她的内心正在为这一刻而深深激动。

不过,她很快就调整好了呼吸和心绪,目光专注地看向陈望,继续问道:

“陈将军,当前日军指挥官声称,我们华夏军队取得的战果只是一时之胜,他们认为我们很快就会败退。

请问,您怎么看待这种言论?”

陈望闻言,目光微微一凝,笑意如锋,毫不退让道:

“日军想当然地以为我们的胜利只是偶然,既然他们有这样的看法,那我们就会继续用实际行动去改变他们的想法。

只不过,他们注定没有机会再看到了!”

此话一出,在场的华夏记者们的目光中纷纷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仿佛得到了极大的鼓舞,甚至有几位当即鼓起掌来。

他们看着陈望的眼神中透出深深的敬意。

这不仅是对他的胆识,更是对他不屈不挠、视胜利如信仰的坚定信念。

这才是华夏军人该有的姿态!

宋晚晴在采访笔记上简短地记录下这些话:

“陈望将军,他言辞平静,却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随后,宋晚晴适时地收回提问,将采访顺利引向尾声。

众人纷纷鼓掌,向陈望表达敬意。

法肯豪森再次走上前,握住了陈望的手,言辞诚恳:

“陈将军,您的战术思想,您的冷静和胆识,都令人钦佩,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将您带回德意志了!”

陈望也同样握紧他的手,眼神坚定道:

“法肯豪森将军,感谢您的认可,更加感谢你来到华夏,没有你训练出来的士兵,我打不赢这场仗。”

法肯豪森眼神中充满赞赏,他一生参与无数战役,自诩见识不凡,却从未遇到像陈望这样的军人,不由在心中暗叹道:

“华夏虽饱经战火,却能培养出这样不凡的将领,这片土地的未来不可低估啊!”

随着采访结束,陈望与众人逐一握手告别。

而一直在旁边默默看完整场专访的顾同与朱良等人,早已打算暗暗商议,如何将陈望进一步拉拢进来,以确保国府抗战能持续胜利。

朱良低声对顾同说道:

“这样一位天才,真是可遇不可求。

今后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被埋没,必须要把他培养起来。”

顾同会心一笑,点头道:

“你放心,这样的人才,统帅部绝不会忽视,这片战场只是陈望的起点!”

我都俯瞰战场了,你说我不懂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