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 到了年底,崔江英能下地走动的时候,许瑶的新书也有了想法。 陈述高兴坏了,今年不知道为什么,政策又出现了变动,很多去年拟定今年发表的书都因为题材敏感被驳回延后。 杂志社已经陷入极度缺稿的状态,主编孙元愁的一天要抽两包烟。 许瑶的这本长篇小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他立马拿上初稿就去跟主编对接。 不出意外,孙元当即拍板,今年开年的第一本杂志就发表这本。 经过商定,书名就定为《杜鹃花开》,陈述深感自己遇到许瑶就像是挖到了宝。 手下作者的书如果实现畅销,给编辑开的工资也会多。 就比如去年,许瑶那本《薪火》加印十万册,他年底的工资发下来加上年终奖比之前两个月加起来的都多。 让比他先一年到杂志社任职的孟浩楠羡慕得不行。 当初是他极力不同意接受许瑶的稿子,为了抢出版社的回扣自己去联系出版社,主动让陈述去当许瑶的联络编辑。 现在后悔也晚了,看着陈述的工资条,那股难受劲儿,真别提了。 许瑶这本《杜鹃花开》讲述了一个贫苦家庭出生的女孩儿,为了摆脱父母的掌控,选择独自去大城市创业,历经挫折困苦最终成长为一代女企业家的励志故事。 只用小篇幅讲述了感情戏,主要围绕女主角杜鹃的事业线展开,倡导女性的独立意识崛起。 因为篇幅较长,杂志社依旧采取按期更新的方法,许瑶只需要定期交稿就可以。 这次,陈述不光带着稿件发表合同,而且还带来一份签约合同,大致内容就是,想和许瑶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这种模式通常涉及杂志社与作者,约定作者在一定期限内向杂志社独家或优先提供作品,有助于杂志社保证内容的稳定供应,同时也能为作者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和稳定的发稿平台。 许瑶也算是杂志社的老人了,双向利好的事儿,当然是毫不犹豫地签下。 年前,许瑶写了封信给许家,告诉了她们崔江英现在的情况,也把他们认亲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崔江英还在康复阶段,过年就不回村了,等到萧羽从海都回来,两人一起在回去给许家长辈拜年。 许家老两口没有责备,回信支持许瑶的决定,叮嘱她要照顾好娘和弟弟,碰着啥难事就跟家里说。 和信一起寄来的还有一大罐炼好的猪油,还有军子爱吃的罐头,杏干之类的零嘴。 这是在京都过的头一个年,崔江英在住院,萧羽也没回来,沈建州急务处理返回海都。 偌大的四合院空落落的,只有许瑶和军子两个人。 崔江平接上姐弟俩到崔家一起过年,人多热闹。 烟花乍现,璀璨喧哗,巷子里孩子们风一般的奔跑,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新的一年就这样悄然而至。 大年初一,许瑶照常提着东西跟京都的熟人拜年。 自来到京都,得到不少人的帮助,平时忙,过年这种重要时节,自然得上门尽一尽礼节。 直到过了二月二龙抬头,年味才逐渐散去。 开年摆在眼前的头一件大事就是顾城的羊绒厂正式宣告建成,整整跑了一年,才把这件事落实。 顾城来京都销货时,许瑶才得知,原羊绒出口的销路口碑已经坏得没影儿。 最近两年羊绒价格飞涨,搞个体的羊绒贩子比之前多得多。 他们从京都拉上外国客商直接去原产地收购羊绒,现看现买,本来也算抓住了商机。 可就是因为市场大,鱼龙混杂,不少羊绒贩子动起歪心思,在原绒装袋称重的时候掺杂草木灰,石子压称。 要是外国客商没发现,就糊里糊涂地花了冤枉钱,要是发现,想退也退不到,偏远山村,村里人都一条心,说好了买又毁约,全村人都拦着你不让走。 时间一长,原产羊绒的市场口碑就跌落谷底。 现在外国客商宁愿多花点儿钱,买加工的精羊绒,也不愿意再上这种坑蒙拐骗的当。 在这种情况下,顾城的羊绒厂刚建成就接到了好几笔外国客商的大订单,他的原绒都是从固定可靠的牧民那儿收来的,不怕被坑,再经过机器一加工,出口到国外价格翻番。 短时间内就实现了第一笔财富积累。 许瑶作为羊绒厂的主要股东,厂子建成短短两个月,就分了七千多的股东分红,至此她算是成了实打实的万元户。 这年代的万元相当于后世怀揣百万,兜里有钱,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 当初租那所四合院的时候,许瑶就是看准了它的好地段,不仅离医院和学校近,还紧挨着前朝遗址王爷府,放在后世总价值少说得上千万。 现在手里有钱,自然要赶紧把房子买下来,以免被人抢了。 得知许瑶要买房,崔伯承很意外,许瑶在他眼里不过是个大学生,就算有点儿文采能挣点儿钱,但也远远不够买房的。 京都普通人月收入不过四五十块钱。 四合院的房价一平米65元,已经算是高价,就算要买房怎么也得省吃俭用好几年才能攒下。 面对崔伯承的疑惑,许瑶就把跟顾城合伙开羊绒厂的事儿说出来。 听到这个消息崔伯承都震惊了,许瑶明明就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没想到肚子里除了有墨水还藏着本生意经。 自此,越发对这个半道找回来的外孙女高看一眼,认真道:“为什么想在京都买房?咱们家里人可都在海都,要买咱们就买到海都去,住得近,来回好走动。” 到海都买房,许瑶是真没考虑过。 虽然后世海都的发展机遇也很大,但那里于她而言总归有些陌生,况且她还要在京都上学,读研,加起来怎么也得五六年。 京都的房地产从80年代末就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现在就是最合适的时机,再晚几年凭一万块,想买京都的四合院,是痴人说梦。 所以,要买就得现在买! 许瑶笑着解释:“我在京都住习惯了,我娘和军子也好不容易刚适应,再搬到另一个城市,水土气候差得太大适应不了。再说有您在海都,我们就算去了,还能愁没地方住吗?” 许瑶说得也有道理,崔伯承也没再说什么,海都的房子足够他们一大家子住,用不着另外再买。 况且崔江平一家也在京都住着,有什么事儿还有他这个亲舅舅照应着,出不了什么问题。 崔伯承点点头:“要买你住的那处四合院手续还挺麻烦的,你就别跑了,回头我托人去办。”
第388章 肚子里藏着生意经(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