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坑杀(1 / 1)

犁汉 痴人陈 1836 字 3个月前

所以当张冲率军折回圩市时,只看到了众将士在打扫战场,不时有俘口被串着绳子牵走。

张冲率部刚出现时,还引得杨茂等将一阵骚乱,等到蒙沮回报,是渠魁帅兵回来了,大伙才涌了过来。

之后张冲就详细听杨茂汇报了此战军报。听到他们主动歼灭了盘踞在圩市的敌军,张冲内心欣慰。

这是泰山众将第一次在无他在阵的情况下,主动抓住战机,歼灭敌人。从这一点看来,这个杨茂日后可以培养为偏帅。

此外关羽在此战已经展现了他日后威振华夏的将气,从先登落金氏壁,到要军法昌豨,最后破阵杀将,很显然关羽明显有着丰富的军旅经历。

张冲奇了,问了关羽才知道他在北疆从过军,曾经是中郎将田晏的帐下军吏,还是个骑吏。

张冲看着关羽着接近两米的身高,问什么马能载得了你这样的伟士。关羽难得脸一红,说:

“凉州大马,天下无双。前军主田晏抬举我,专门选了匹良驹与我冲锋。可惜,后来大败,那匹马载他突围,活活累死了。”

张冲抚关羽背,安慰:

“君勿恸,日后我也送君一匹神驹。”

关羽大呼不敢,但张冲没说话,心下已经决定一定要找到一批盖世无双的神驹,这样才能配得上关二爷。

张冲转开话题,既然知道关羽入过北疆,他就问起鲜卑如何,是何战法。

关羽思索了一下道:

“回渠,鲜卑战法是典型的草原骑射战法,长于奔袭激动,又善骑射。凡战必不接敌,而是游射作战。是以鲜卑作战一击不成即远遁千里。”

虽然张冲没问,关羽依旧解释了汉家在北疆的战术:

“我汉家自前朝大将军卫青以汉制练骑,惯以披坚执矟冲阵,是以一汉当五胡。善就善在,甲械精良、冲阵严谨。所以我汉家在骑兵作战,必攻其必救,或者带少部精锐千里奔袭,直捣其巢。”

张冲明白了,就是鲜卑和汉骑战法上的区别导致了前者在战术上会偏向游击,后者偏向决战。所以鲜卑往往会不断后撤,利用草原纵深的优势,拉长汉骑阵线,然后转而侧击,这是将草原骑兵的机动性发挥优势的战术。

而汉家骑兵也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以都逼着鲜卑骑兵们决战。

和我们理解的草原好似居无定所不多,实际上丰沛水草在草原也是不多的,如果他们放弃这些优质牧场,那牲畜就会大规模饿死。所以汉家也往往攻击这些重要牧场,这就是攻其必救。

很自然,张冲就问你们那次入草原,为何就大败了呢?

关羽叹了口气,说到就一句:

“不明敌情,将骄士横。”

然后关羽就告诉了他们那场仗是怎么败的。

那次出塞的虽说有三路主将,其实主攻是田晏和夏育二将。此二将皆是从西州厮杀出来的悍将,其战术意识自然不差,再加上所将之兵也是北疆悍卒,甚至不少都是从凉州战场上厮杀过的。

但问题也出在了田晏和夏育二将在西州的经历。他们以为羌胡和鲜卑一样,都是兵备不整的杂胡。

但实际上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先说地缘上,羌胡虽然散步在广阔西州,但最能生活的其实就是河湟谷地。是以汉军每每攻略河湟谷地,就能逼羌胡决战。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 安装最新版。】

但鲜卑所在草原足有万里,二将不明地理,只一路追鲜卑踪迹,就深入草原,想抓到鲜卑主力决战,又往往不能奏效。

然后在组织上,二者差距也巨大。羌胡本质是一群被汉家欺压而反的杂胡,他们多以复仇、活命为结合,并无一个大人统率诸胡。

但鲜卑不同,鲜卑自檀石槐称王建制,并将整片草原分为三部,每部都以一部大人分统,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性。

所以,当二将率兵出塞,一路深入草原,不使地理,为鲜卑半道抄击,以至大溃,所部死者什七八。

说到这里,关羽还沉默着,想到了惨死这那场战争的同袍。

到这里,张冲才对此时北疆的形势有了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他就问了个长久以来的疑问。

“我一直听说匈奴是我们的死敌,然后本朝也频发战乱,这鲜卑是怎么起家的呢?”

这个关羽还真知道,因为当年他也是这么问自己校尉的,他现在还记得那位校尉是这么说的:

“本朝开国没多久,草原上的匈奴就复起,甚至一度侵占西域,但后来本朝和匈奴接连大战,匈奴先是一分为二,南匈奴内服,北匈奴留在草原。直到前大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余部西走不知所踪。至此匈奴就再没成本朝外患。

但和我们想的不一样,这草原没了旧王,却有了新王。原先为匈奴附庸的鲜卑趁着草原空虚,入主高原,陆续接收了十余万落匈奴余部,皆并自称鲜卑,自此鲜卑开始兴起。再不能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此,那校尉还感慨:

“看来这草原是真不属于我们汉家,无论我们消灭了哪个部落,明日还会有别的部落兴起。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是个头。”

关羽也将此叹向张冲倾吐。

张冲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这农耕和草原文化的本质,他没有对关羽多说什么,而是和他说:

“努力,总有一日这些草原民族会善歌善舞。”

关羽不解其意。

那边张冲开始主持金氏壁的战后重建。

首先是收殓尸骸,说实话大伙现在其实都憋着一口气呢。当他们看到金氏壁遇难者的尸骸,他们怒火中烧。

这些本是他们弟兄的袍泽,为了保卫家乡,死得荣耀,但这些狗奴尽然将袍泽们的尸骸遗弃在沟壑,为狼犬所食。

群情激奋下,大伙一致要将东平陵兵降俘全部坑杀。张冲也恨,但他不能这么蛮干,这些东平陵兵几乎是东平陵附近的徒附,如果全部杀了,一是有冤杀,二是与东平陵全民结下死仇。

所以张冲便开始对俘虏的八百东平陵兵进行公审。

他当众说,谁没沾过金氏壁的人可以站出来,只要无人指正,就发放粟米,与其还家。

开始各个争先,都说自己没杀过人。

然后张冲就请来了娄忠,由他先点其中有血债的。

娄忠当时就点出了二十多个,他知道参与屠杀金氏壁的凶手。当这二十多人被拉出时,屎尿都出来了,知道自己肯定活不了,但他们不甘心自己独死,也开始向着人群检举。

就这样,一串带一串,最后还能留在场上的就剩下二百三十人。

张冲在众人前面,告诉他们,我们都是穷苦人,穷苦人本不应杀穷苦人。你们自己想想,到底是谁催逼你们远离亲人,来到这个地方,要杀一伙和你们一样的苦命人,这到底是为谁卖命?

说完这些,张冲真的开始给他们发粟,允他们还家,这些人皆喜极而泣。他们一路对着张冲磕头,然后背上粟囊一路奔还家了。

剩下的被点出的俘口,他们都有血债,或者凌辱妇人,或者斫杀护田兵,都有其罪的理由。

里面有些可能罪不至死,但在这种情况下,张冲没有理由让他们继续活着。

最后,这些有血仇的士卒被金氏壁幸存的附庸和偏支子弟撵着,推入一个个大坑,之后就是泥土翻飞,坑下人哭喊求饶,但最后渐渐无声。

是的,张冲最后还是决定选择坑杀。

张冲望着这些被坑杀的俘口,心中一阵拧巴。这又是张冲第一次,坑杀俘虏,虽然这些人手上都沾满了金氏壁的鲜血,但以他的道德观,这些人已经放弃了刀,成了俘虏,就要秉持人道主义,以法律制裁。

但张冲更知道,他从现代带来的这种道德才是真正不合时宜的。

在这个讲究血亲复仇的汉代,他张冲不仅是金氏壁死难者的魁,更是这些人的家长。这些人就是他的子弟,是相信他张冲的理想而愿意追随他的。那他张冲就有义务为这些子弟复仇,这才是这个时代的伦理。

张冲知道,他从现代带来的这些道德,有些是需要他坚持的,而有些又是需要放弃,向这个时代妥协的。

只是不知道,张冲是否真能确定,什么该坚持,什么又改妥协。

处理完这些血仇,张冲开始为那些死难的金氏壁子弟焚烧骨殖。这也是张冲军的老传统了。

自孙逊始,石家军牺牲的战士都被火化为骨殖,然后送入到望周峰的义祠中接受香火供奉。

一开始这种方式在军中还是有抵触的,因为此世的生死观依旧停留在入土为安的层面,他们认为生与死的界限并不是分明的,他们死后的生活也会像在生时一样。所以如果死无全尸,那他们死后也将无法生活。

后来张冲告诉他们,他们讲究的是灵魂升仙。凡是黄天之人死后灵魂都会升入黄天,但因为灵魂是被躯壳禁锢的,只有火化为骨殖,送入义祠祭祀,他们在黄天中才能太平安乐。黄天是什么,他们不知道,但听说能升仙,众人乐意了。

然后火化就顺利推广了下去。

这边泰山兵为同袍们火化,将骨殖封入陶罐中,那边张冲也在和娄忠说着话,他欣赏这人,所以他直接就和娄忠说:

“别回去了,后面根我入望周峰。你们那钻山虎,就我来和他说,他会放人的。”

就这样,娄忠毫无准备,就成了石家军的一员,也不知道那石崮山的钻山虎听到自己好心给张冲送信,还折了自己一个干将,会不会骂张冲。

诸事毕,张冲在此地留了一屯兵,准备迁移附近几个屯的徒附来次耕作,开始重建金氏壁。此地作为泰山方东出的要害,张冲是不会放弃的。

就这样张冲忙完这些,率军赶回望周峰总砦。而此时一位客人,也造访了望周峰。

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