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入我梦(45)
魏珅闻言,心中有些忧虑,如今陛下这个样子,想必是不听劝的了,这单单是劝告,怎么能够阻止陛下如今的行为?
关无忘道,
“这一件事由我们来做,肯定不行,陛下如今不听我们的劝解,只听那些朝堂新贵的话,这些话必须要朝堂新贵到陛下的面前去说。”
“可是如今朝堂新贵皆是与我们处于对立状态,怎么又会来帮我们?”
魏珅闻言,内心蠢蠢欲动。
他要去吗?他应该去吗?
可是这在场的人里面,就只有他和蓝珺两个人是新人,蓝珺因为劝诫皇上这件事情已经遭过斥责,总不能让蓝珺再去冒一次险,这再冒一次险,陛下说不定就直接将他视为关党中人,蓝珺的后果不可预料。
可是自己去,难道就安全了吗?万一陛下比上次罚蓝珺时更加震怒,那他十多年来寒窗苦读,苦心谋划的这一些全都付之一炬了。
魏珅真正纠结之际,却听见对面坐着的一个人出了声
“大人,让我去吧,我虽然排不上一甲,但到底也是在陛下面前露过脸的人,陛下也认识我。也许能听我这一句劝。”
魏珅看过去,才发现对面烛火较暗淡的地方,还坐着一个人,是二甲传胪路惊烨。
路惊烨容貌并不出挑,一副面容冷冽,很是有忠臣相,道,
“对陛下如今的行径。下官也感到十分痛心,一直都想去劝阻陛下,奈何没有找到机会,如今既然是在紧要关头,不如就样下官去劝说陛下,就算是陛下要处罚成下官也认了。”
关无忘道,
“你也知道你不是一甲,对陛下来说并不是极重要的臣子,你这般冒险,很有可能会就此就断送了你的官途,你还愿意到陛下面前去劝说陛下?”
路惊烨道,
“下官愿意,下官一直以整治国家社稷为自己的抱负,如今见到君主不智,就算是以死相谏,又有何惧?”
关无忘站起来,
“虽是初入朝堂。但这份气魄比之这里在座的老臣们,也毫不见短,倘若陛下降罪于你,我必然想尽办法救你出来,保你生命无虞。”
路惊烨作揖道,
“谢过廷尉大人。”
魏珅见状,心中难免有些自卑与心虚,路惊烨的官职比他低,在陛下眼中也没有他受重用,可是路惊烨都能够豁出自己去做这件事情,他却左顾右盼,萎缩着不敢妄动,考虑着自己的安危与官途。这实不是大丈夫所为。
关无忘道,
“倘若是路大人无法劝说陛下,咱们也需要有别的对策,陛下如今这般封城,眼见着咱们是没有办法轻易说动陛下的,借朝堂新贵的口来说这些话也极为惊险,不能确保有用,想来确实还需要一个万全之策。”
“不知诸位大人可有何建议?”
左冯翎道,
“既然陛下如今在城中安插了不少将士,不如咱们就将这些将士想办法引到一个地方去,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宫将军带兵进入城门,而这个时候,长安中的将士们没有余力阻拦,自然也就能让宫将军进入长安了。”
左御史点头道,
“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众人也附和,
“倒是好主意。”
“是啊。”
蓝珺道,
“可是应该以什么样的方法将长安内的兵士全部引到一个地方去呢?”
“这个方法需要万无一失才行,也需要能够保证能引得全长安的将士全部都聚集在一个地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关无忘道,
“这个简单,在长安百姓最聚集的地方放一场大火,在放这场大火之前,就将百姓全部疏散,但是长安最繁华的地方起了大火,这场大火总不可能不救吧?”
门外一个人穿着披风,兜帽遮住了上半脸,只露出下半张脸来,面容冷冽,道,
“如果是放火,倒不如说在某个地方发现了大周本来的三军进了长安更为妥当,那些兵士们本就是为了阻拦大周的三军才在长安中守着,一旦听闻了有大周三军将士入城的消息。必定马不停蹄地赶到那地方去,如此这般。估计就不愁聚集这些兵力了。”
男子薄唇轻启,悠悠说出了这些话。
众人都看向男子。
男子将兜帽揭起来,一张极为俊美的脸暴露在众人面前。
“定王?”
“定王殿下?”
众人忙起身,
“见过定王殿下。”
楚冉蘅走到屋中央,向左御史一拜,
“晚辈冒昧深夜前来,搅扰了御史大人,还请御史大人恕罪。”
左御史忙虚扶楚冉蘅,
“如今只有你一个人入了长安吧?”
楚冉蘅道,
“是,一个人容易进,倘若是带上万人,实在是太难。众将军与我商议之后,决定让我先入长安探探虚实,与诸位商议过后,再做决定。”
左御史了然,
“来的正好,我们正在讨论这件事情。”
“先落座吧。”
楚冉蘅的位置落在了左御史旁边,众人之中,就数他的身份最尊贵。
左御史道,
“方才你说的这些确实有道理,放出这个谣言,确实比放一场大火来得更加有效,也不至于损失这么多财物。”
楚冉蘅垂眸道,
“如今咱们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三军要进城。”
“陛下如今针对我们的心思,不管是在城内还是在城外都不会改变,就算是进了城,众将也容易被责难。”
“当初在熹恭年间,就因为宫将军屡屡受到先帝的贬谪,而百姓之中掀起极大风波,长安中民心动荡,社稷极为不安。”
“如今如果再来一次这样的事情,只怕长安是经不起这风浪了,现在诸位大人想必也清楚长安是个什么情况,内忧外患不绝,如今西青方退兵,长安因为经过了先帝时候的波折,也才刚刚开始重新有了几分以前的模样,但也远不及当年兴盛。”
“正是休养生息,重新建立万事万物之时,如今要是再来一次这样的波折,长安难免是大乱不止,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