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口的孙权阵营内,从数日前开始,总司令周瑜一直没有现身,这在各处都成了人们的谈资。
幸好副司令程普努力维持着阵营内的氛围,才没有引起太大的动荡,但不安的气氛却在逐渐蔓延。
鲁肃对此状况深感担忧。
他立刻去找诸葛亮商量。
“周瑜司令来到此地,若真的生病了,那对我们来说可是大事,您怎么看?”
“嗯,说是病也算是病吧。我想,这病的治疗方法可不那么容易找到。”
诸葛亮的话让鲁肃差点晕倒,但他在最后一刻忍住了,开始变得心神不宁,不知道周瑜到底得了什么病。
他询问荆州之地是否有认识的名医,诸葛亮摇了摇头。接着,他又问简雍,得到的答案也是一样的。
“孔明先生,您有点过分了哦。”
“哎呀,我也是话还没说完呢……有点有趣,不好意思啦。”
其实是鲁肃过于惊慌了。诸葛亮正是因为看到他这个样子才开了个玩笑。
“说是病,其实是心病吧。肯定是因为想不出击败曹操大军的必胜之策,所以才忧心忡忡的吧。”
“既然您都明白到这个地步了,那么诸葛亮大人想必已经有应对之法了吧?”
对此,诸葛亮也点了点头。于是,鲁肃便邀请他立刻去周瑜那里。
自从筹集十万支箭那件事之后,周瑜的态度有所软化,对诸葛亮也开始敬重起来。鲁肃期待着,如果是诸葛亮的意见,周瑜应该会接受,心情也会恢复。
“请稍等一下。或许把这件事交给那些世代忠诚的臣子们去做会更好。”
简雍拦住了想要强行带走诸葛亮的鲁肃。
只见程普、黄盖、韩当三人,各自神情严肃地走进了周瑜的营帐。
于是,诸葛亮也表示赞同。
“这里还是由为孙家三代效力的三位大人去更为合适。”
鲁肃也很敬重这三人。而且他们是为数不多的在周瑜面前也毫不畏惧、敢于直言的军中之人。
鲁肃想了想,觉得还是交给他们去办最为妥当,于是决定在营帐外关注事情的发展。
周瑜正躺在床上,看到程普、黄盖、韩当三人来了,觉得躺在床上太失礼,便立刻起身。
整理好衣服后,他为三人准备了座位,自己也坐到了椅子上。
“各位,一起过来有什么事吗?”
三人虽然进了周瑜的营帐,但都闭口不言,丝毫没有透露来访的目的。
只是,沉重的气氛在四人之间弥漫开来。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开口的是韩当。
“公瑾啊。我们就这么不可靠吗?”
自从周瑜出人头地、官职上升后,韩当就不再称呼他的字了,但这次他却故意这么叫。周瑜察觉到他是作为孙家的前辈来给自己提意见的,于是端正了自己的态度。
“不,绝无此事。”
“那为何要独自烦恼呢?”
不愧是从周瑜年轻时就了解他的久经沙场的老将们。他们准确地抓住了周瑜不现身的原因。
“要击破曹操大军,恐怕只有火攻这一计了。”
正如黄盖所指出的,周瑜也这么认为。
然而,要想让火攻成功,却有两个问题。
其一,如何在曹操的旗舰上点火。
这是水上之战。一两支火箭根本无法轻易点燃,很容易就会被扑灭。
“哼,我冲进敌阵深处,去点火就是了。”
提出火攻的黄盖坚持这么说,但曹操又怎会轻易让他得逞。
“在曹操军中安排内应,让他们从内部点火,这是最好的办法。”
周瑜说话有些吞吞吐吐,是因为他找不到合适的可以拉拢的对象。
结果,虽然想出了击败曹操的方法,但在考虑具体实施方法时却陷入了僵局。
因此,周瑜才会如此烦恼。
“如果在敌人那里安排内应太难,那我们从自己军中制造一个假内应怎么样?”
一直沉默不语的程普的这个想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这个想法很有趣,但要骗过曹操似乎非常困难。
“虽然不容易,但我们似乎也只能这么做了。”
“是啊,如果是为了这个,我们会全力配合的。”
听到三人这么说,周瑜也下定了决心。他绞尽脑汁地想出了欺骗曹操、让火攻成功的计策。
只是,他想到了一个计策,但要实施这个计策,就必须让他敬重的三位背负恶名。
周瑜有些难以启齿,这时程普给他打了气。
“我们是公瑾你的部下,不必顾虑。”
“我明白了……那就请各位扮演坏人了。”
程普、黄盖、韩当毫不犹豫地表示“没问题”。
“那么,程普大人,首先请您与我站在对立的立场。表示无法忍受在一个年轻人手下做事。”
“这倒没问题,不过态度会不会转变太突然了?”
确实,如果是了解周瑜和程普平日关系的人看到,可能会觉得不自然。
然而,周瑜解释说,如果就这样一直躲在营帐里,最后大家会以为他终于失去耐心,感到愤怒,这样周围的人也会理解的。
继续阅读
“接下来是黄盖大人,作为火攻的提议者,您可能要受点苦了。”
周瑜让黄盖与程普保持一致,将他描述成一个胆小怯懦的软弱之人。
然后周瑜亲自登场,在争吵之后,当众宣布要将黄盖斩首。
当然,周围的人肯定会出来劝阻。这时,就将刑罚减到一百杖,希望黄盖能够甘愿接受这个刑罚。
“呵呵呵,没问题。”
最后,周瑜请求韩当扮演因为对周瑜的这种做法感到愤怒,而带着黄盖去曹操那里投降的角色。
然而,韩当却对自己的角色表示不满。
“我的角色也太轻松了吧。把公覆的角色给我吧。不管是被打一百下还是两百下,我都没问题。”
“不,这个角色绝对不能让给你。”
出现了争抢受苦角色的奇怪现象,最终在程普的调解下,按照周瑜的计划分配了角色。
接下来就是什么时候实施的问题了。因为曹操的密探蒋干应该还会再次出现,所以决定等他来了之后再行动。
这样一来,有了蒋干的报告,黄盖和韩当的投降就会更具可信度。
事情商量完毕,三人离开了营帐,但周瑜又开始为火攻成功的第二个问题而烦恼。
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有可能白费。
他已经请求那三个人做到那种地步,如果失败了,他是绝对无法原谅自己的。
他对程普说自己要装病不出营帐,照这样下去,他可能真的无法再出去了。
陷入沉思的周瑜再次注意到营帐的入口被打开了。
他以为是有人忘记了什么东西,但进来的却是另一个人。
“让火攻成功的最后一个问题,我来解决吧?”
原来是诸葛亮。对于正在烦恼的周瑜来说,他简直就像救星一样。
“这是真的吗?”
“是的。周瑜大人所期望的,是东南风吧?”
果然,在这个男人面前,什么都瞒不住。
周瑜承认了这一点,坦率地点了点头。
“但是,这是自然现象。就算是诸葛亮大人您的智慧,也不可能做到吧。”
“虽然需要做一些准备,但让东南风刮起来是有可能的。”
如果是普通人这么说,肯定会被认为是在说谎,但如果是从诸葛亮口中说出的话,那就非常值得相信了。
“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请在附近的南屏山山顶上,为祈祷而搭建一个祭坛。这样就可以了。”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立刻就能准备好。
一直觉得束手无策而躲在营帐里的周瑜,终于看到了希望。
“好,这样一来,终于具备了获胜的所有要素。”
周瑜很想冲出营帐大声呼喊,但被诸葛亮拦住了。
如果他出去让别人看到他精神饱满的样子,那么与三人有关的计策就会失败。
“哎呀,是我疏忽了。”
周瑜有些不好意思,但他和诸葛亮还是相信会取得胜利,相视而笑。
三国:挫其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