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真的猛士(1 / 1)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2663 字 3个月前

王宁安一度以为把六艺弄到京城,就赢了大半,哪知道他的对手也不一般。伴随着六艺学堂进京,政事堂又下了两道命令,其一是请洛学的代表,张载和二程进京,到国子监担任博士,讲授易学,第二道命令,就是调王安石进京,让他出任翰林侍读,并且担任知制诰。

这两道命令下去,敏锐如王宁安,一眼就看穿了,这是要和六艺学堂唱对台戏,抢夺话语权啊!

自从六艺学堂创办以来,很多有远见的士人都跟着效仿,其中成就最大的就是王安石。

他这个人官职不大,但是名气泼天。

尤其是学问精深,被尊为“通儒”,欧阳修,曾巩,乃至文彦博,周敦实等人都对他推崇有加,甚至上书保荐,请求朝廷重用王安石。

奈何人家王安石一再拒绝朝廷的任命,这样一来,反而越显得他不慕名利,不贪图富贵,名气与日俱增,蹭蹭蹿起,尤其是在南方的文人当中,地位尊崇。

王安石治下,民生富足,百姓安康,政绩斐然,他亲自登坛讲学,每一次都是数以千计,争相听他的高论,无不真心叹服。

经过了多年的沉淀,王安石就像是一粒吸饱了水分的种子,只等一个机会,便能破土而出,迅成为茁壮的大树。

其实韩琦早就听文彦博说过王安石,知道他的大名,奈何韩琦不喜欢王安石的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觉得把王安石弄到京城,搞不好又会来一次庆历新政,他可承受不起。

可眼下六艺兴起,上有范仲淹,下有王宁安,都不是省油的灯,光凭着他们,双拳难敌四手,必须请人帮忙,哪怕王安石是个不安分的家伙,只要能制约六艺一脉,他也就顾不得什么了。

相较之下,二程这边就单纯了许多,当年程颢去过六艺学堂,原本还想着追随欧阳修,增长学问,无奈二程所学所想,和六艺完全是两条路上的马车,只会越跑越远,根本没有交集。

程颢带着愤怒离开六艺,回到了洛阳之后,和弟弟程颐,还有表叔张载,以及不少志趣相投的文人,在洛阳一代诗词唱和,举行文会,开坛讲学,矛头所指,就是六艺学堂。

经过了几年的苦功,二程的影响力也快提升,尤其是他们出身北方,当今朝廷的诸位相公,以北方人居多。

二程得到了文彦博、庞籍、宋庠、梁适、陈执中等人的鼎力支持,影响力不仅局限在洛阳一代,已经向四面拓展,追随他们的士子也不在少数。

显然,韩琦的算盘很精明,挡不住六艺学堂,也不能让他们舒服了,一定要找两个强手,让他们尝尝厉害!

……

“大哥,这时候进京,难免被人利用啊!”

王安礼对着衣着邋遢的大哥说道:“二哥来了书信,他说这次范相公和晏相公是亲自上阵,看样子是一场好杀!”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意思却很明白,不论是富弼韩琦,还是晏殊范仲淹,都势力庞大,而且积淀丰厚,不是好对付的。

相比之下,王安石虽然积累也不少,可奈何时间短,根基浅,尤其是在京城的一亩三分地,更是一片空白,贸然前去,只会被轰成渣。

王安石蹙着眉头,他想得更多,此时虽然不是最好的时机,可是如果迟迟不进京,眼看着六艺学堂把持话语权,范仲淹等人立地成圣,想要争一个位置,那就更难了!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汉儒衰败,佛道横行,好容易到了大宋,立国百年,儒学重兴,可下一步儒家该何去何从,还没有定论!这时候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如孔孟一般,定下千年道统!愚兄不才,也要和天下英杰争上一争!”

王安石目光深邃,他已经看出了这场较量的本质。

“我观二程之学,不过是老生常谈,了无新意,按照他们的方法,最多能修成一个无为君子,于国于家,都没有什么补益。”王安石轻蔑道:“能和我相争的无非是那个小子而已!”

王安礼大吃一惊,他当然知道那个小子就是王宁安!莫非说大哥心中,连范仲淹都没看在眼里?

“哈哈哈,范老夫子学问人品都是顶尖儿的,奈何胆小惜身,没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不然庆历新政也不会草草收场!这一次我进京,不为一己之私,为了大宋万千黎民,我要堂堂正正,和王宁安比一比,看看谁的主张,更能拯救大宋!”

王安石脾气倔强,他拿定了主意,那是一刻不停留,他当即收拾行囊,带着家人,离开常州,直奔京城而来。

负天下大名二十年的王安石入京了,士林震动,沿途有无数人争相一睹王安石的风采,欢欣鼓舞,到处都是赞颂之声。

一方面是王安石名气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要怂恿王宁安和六艺唱对台戏。

王安石心知肚明,对这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粉丝,他只是淡然处之,丝毫没有得意忘形。

相比之下,更加年轻气盛的二程就得意非凡,他们从洛阳到汴京,足足走了一个月的光景,沿途接受名士宴请,设坛讲学,动静非常大。

他们很露骨表示,要和六艺一较高下,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纯儒之学,什么才是天下正道。

两方人马杀来,王宁安倒是没有太多的在乎。

他只是告诉自己的学生,“真理越辩越明……无论什么论战,六艺都不在话下。但是——不能沉醉在口水当中,六艺奉行知行合一,不但要有主张,更要有办法,要能做事情!”

给六艺学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规划把学堂搬进京城。

数千学生,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不过大家参与过平县建设和救灾,几十万人的大阵仗都见过了,区区几千人,算不得什么。

大家分工明确,原来王宁安准备在金明池边上建仓储区,工程已经做了一半,眼下转为学堂,难度不算大。

原来成片的仓库隔开,就是学生宿舍。

又找来一大批工匠,建造教室,把各个学院分配好……京城毕竟寸土寸金,不能把所有人都放在城中。

经过商议,只有经学院、商学院、算学院,留在京城内部,其余武学院,医学院,百工院,还有预科,成科,都放在了城外,赵祯给的皇庄正好邻近静塞军的营地。

可以像在沧州那样,就近借用战马,练习骑射。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忙碌,居然把学堂的规制给弄了出来。

从沧州来的第一批学子也进京了!

令人惊讶的是,在最前面的一驾马车,上面居然放着一块青石,有清晰的一行大字“为大宋之崛起而读书!”

天可怜见,当年王宁安弄出来的校训,居然被学子们奉为圭臬,六艺学堂可以改变地方,但是校训不能丢,宗旨不能变!

许多看到校训的百姓都大为赞许,伸出了大拇指,包括赵祯在内,不但没觉得不妥,相反还十分高兴。

“王卿,你几年之前,就有如此胸怀,朕心甚慰!”

虽然剽窃惯了,面对这句话,王宁安还是老脸微红。

“陛下谬赞了,臣不过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当不得夸奖。”

站在旁边的范仲淹突然现这是机会,笑道:“陛下,老臣以为,能尽职尽责,就是最大的忠诚!如果能几十年矢志不渝,父死子继,兄弟并肩,为了大宋的命令死战不休,那才是真正的忠勇猛士!”

赵祯一愣,“范相公,你说的是什么人?朕怎么没有听过?”

范仲淹转到赵祯面前,深深一躬,“启奏陛下,老臣所言,正是渤海遗民,大氏一族,他们已经为大宋奋战了一个甲子还多!如今族人尽数凋零,只有区区几百人,数月之前,逃入了大宋境内,辽国对他们恨之入骨,还派遣使者,要求我大宋归还逃人,就是针对他们。”

“渤海国?”

赵祯惊讶不已,前些日子王宁安就曾经力主恢复渤海国,结果被政事堂给联合否决了,如今旧事重提,到底是怎么回事?

“范爱卿,那个渤海国,对大宋那么忠诚吗?”

“启奏陛下,渤海遗民恨契丹入骨,当年太宗皇帝北伐辽国,曾送圣旨一封,渤海遗民得之,如天降甘露,当即起兵,响应大宋,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渤海遗民依旧尊奉太宗旨意,奋战不惜!五十万百姓,如今只有几百人,大氏族长大熊挟太宗圣旨进入大宋,向我大宋赔罪!”

赵祯傻愣愣的,“赔罪,赔什么罪?”

王宁安哽咽着说道:“陛下,大氏一族未能战败辽寇,无法尊奉太宗圣意,罪莫大焉!奈何他们已经战至不足千人,青壮之士不到二百。再也打不下去了,他们交还圣旨,请求大宋恕罪!”

说到这里,王宁安泣不成声。

赵祯更是惊骇不已,大氏有什么罪,他们当真战了几十年,当真被杀到只剩下几百人?

诚如是,该羞愧的是大宋!该惭愧的朝廷诸公!

太宗北伐失败,到了真宗朝,签下澶渊之盟,大宋居然给辽国送岁币,成为兄弟之邦!

羞愧啊!

赵祯眼圈泛红,颤抖着道:“大氏族人,可有在京城的,朕要立刻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