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愁‘钱’啊(1 / 1)

文启东在道观旁建了一个一米多高平台,用水泥浇筑的平台不大,只有五十多个平方

平台和文启东居住的小院紧挨着,都位于山坡的顶部,只不过平台另一侧是山坡的陡崖

山谷内寥寥的几颗大树,其中的一颗就长在坡顶,一人合抱粗的银杏树,一半的枝叶挡在平台上空,另一半的枝叶遮住了半个小院

这颗树能生长到文启东把山谷买下来,最大的原因是树干长得不直,树干不能用作梁柱,从而躲过了被砍伐

由大树躯干上那三四处节杻可以看出,这颗树经历了三次拦腰砍断的命运,三次被砍后,又重新在断处长出枝干,由此可见生命之顽强

树干底部的二个节杻已经腐烂了,文启东怕再烂下去树心会腐朽,就把腐烂的部位处理了一下,用杀虫药剂把腐烂处的虫子都杀死,再喷上石灰膏

山坡的平台断崖面正对着谷内的田地和村庄,在屋里呆的闷了,文启东就会来到平台上,坐在专门让木匠做的半躺椅上,悠哉的喝着茶,看看自己的山谷

山谷内其它存余的大树,也都如同道观这棵树一般,造型都是虬枝盘曲,虽不是伐木人眼中梁柱之材,但却给山谷留下了沧桑的风景

这一天,文启东正独自坐在躺椅上,喝茶看风景,何知客走上了平台

来到文启东的旁边,在两步外站定,躬身道:

“观主,粮食采买已经完成了,都存放到了仓库里,六千两银子也都花完了,这是账簿……”

何知客上前一步,把账簿递给文启东

“总共购买了多少粮食啊?……”

文启东接过账簿,一边打开来看,一边询问何知客

“回观主,各种粮食总共一千三百二十石,各种油类一千六百八十斤,青盐……”

“粮食怎么这么少?……”

“回观主,前五百石粮食是一两八钱银子一石,第二批五百石是二两六钱银子一石,后面的三百多石已经是四两银子一石了

今天的价格,县城各粮店,都已挂牌四两二钱一石了……”

听到这么离谱的粮食价格,文启东不由的感叹

“这是不让人活了啊!……”

“是啊,观主一言中的,听说县城里有些人家已经断粮了”

何知客应和着,随后又说道:

“马上就是秋收了,到时粮价应该会落下来,每年都是如此……”

“哼……,青黄不接时粮食涨价,粮食收获的时候降价……,真是《多收了斗》啊……”

“多收了斗?,观主说的是……”

“哦,这……,这是一位真正的文人说的话,主要说农户在丰年的年节,地里多打了一些粮食,到卖粮时,收粮的奸商却把价格压低……”

“观主博学,小生受教了……

可不就是这样,那些衙役奸商,就是这样逼得农户身无衣、腹无食的……”

两人感叹了一会世事的多艰,话题又回到粮食储备上

“这一点粮食,怕是坚持不到来年啊!”

“这……,观主说的是,除了粮食,其它的油、盐等,足够用一年有余

现在的粮价,就是观里有钱了,也不是采买的时节,不如等到秋收时再看……”

唉!,钱呐!,文启东内心很是感慨……

原时空是个普通人时,天天为钱奔命,这换了一个时空,自己都是‘神人’了,还是为钱发愁,钱这个孔方兄,诸天万界都离不了啊!

怪不得在洪荒世界中,再厉害的法宝,只要遇到‘落宝金钱’,不管你是先天法宝还是后天法宝,通通黯然失色,立马就萎了

看样子,得有一个能来钱的路子

干啥能细水长流的来钱呢?

攀科技,搞些肥皂、香水、玻璃……之类的?

不妥,不妥,这些东西,从原料采购到加工再到销售,环节太多,太麻烦

而且这些东西都是日常用的东西,想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就不能价位太高,还要产量大

加大产量,生产场地也得大,工人也少不了,这样的生意,道观不适合做

不攀科技树,传统的生意都被官绅把控,自己这新立的道观,也一时做不起来

就是能做起来,像是其它寺庙道观做的那些‘高利贷’,盘剥小民得来的钱财,文启东也不屑为之

至于装神弄鬼,坑蒙拐骗,强求‘香火’之类的,肯定也不会干

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做,养道观的钱财何来?

还卖储物空间中的‘宝镜’?

这种东西,物以稀为贵,多了就不值钱了,也不能作为道观‘长流水’的买卖

想来想去,文启东还是觉得卖药最合适

古往今来,药都是暴利行业,没有之一

古有献一粒‘仙丹’被皇帝封官赏爵,后世也有一盒药、一个手术器材,掠取百倍千倍的利润……

可见,卖药的,才是真正的‘大鳄’,潜伏在‘水底’的大鳄

文启东决定把药品作为道观的长久买卖,而且道观卖药,说起来好听,又贴合自己的‘专长’

当然,想要卖药,就得打响道观有‘神药’的名气

要不然,山外各州县都有郎中药铺,别人凭什么跑那么远,还得翻山越岭的,来你这道观买药

另外,药品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普世药,利润低,面对的是所有人

另一类是‘专供药’,这类药,价格昂贵,是专门为‘有钱人’准备的,这类药也是利润最高的药

做药当然要做利润高的,轻松赚钱才是做生意的最高境界。

“现在有多少官绅富户,表示要来道观,参加道观落成典礼了?”

文启东琢磨出了道观以后挣钱的门路后,转头问何知客,道观落成开光典礼的事

“回观主,现在明确表示要来的,已有十三家,其他的,还在观望,到时,可能会多来几家”

“周边的同道怎么说,有什么动静?”

“回观主,周边的道观都下了请柬,到时来不来……”

“那些同道就不要管了,请柬下了就好,爱来不来,主要精力要放在周边的那些富户身上,派人挨家下请柬,以后咱们的道观,还是需要那些富户供香的

不是要他们施舍‘香火’,咱们道观不稀罕‘香火’,以后咱们道观需要那些富户成为咱们道观的客户

这个事你亲自要跑一跑……”

“是,观主”

既然决定了要以‘药’养观,那就得拿出过硬的‘好药’出来,只要有了让人吃了还想吃的好药,不怕那些有钱人不掏腰包

啥药是让人吃了还想吃的?

当然是‘补药’了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对于那些百年人参,千年灵芝……之类的东西,都知道其珍贵而津津乐道,为啥,不就是都认为这类的东西能生死人肉白骨吗!

不说古代,就是现代,放了几十年,也不知过没过期的片仔癀,只因为都说这药做的‘货真价实’,原价几块的药,就被追捧的价值暴涨上百倍

为啥,不单单是追捧其‘真’,内因还是人们对‘神药’的迷信,对自己身体永葆青春的渴望

如果,有了一种‘丹药’,男人吃了精神焕发、雄风无敌,女人吃了肌体康健、美容养颜

结果会怎样,这种‘丹药’的‘钱途’会如何,是不是让人吃了还想吃……

都说是药三分毒,这样的话,在别的郎中那里是,在文启东这,就不是。

以后道观里卖出去的药,包装上都要印上:《凤山观》出品必属‘神品’字样。

刚清闲了没几天的文启东,为了道观的‘钱途’,又忙活了起来

文启东把道观的一处小院,单独划出来作为制药房,又在山谷农户家中挑选了两名十岁的孩童,连同自己救得的两个小儿一起,作为自己的药童,帮着打杂的同时,也是培养他们成为以后道观的医药道士

能成为‘真人’手下的药童,作为孤儿的李石头和马根柱到没什么

另两个孩子的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能跟随‘仙长’学艺,那是欣喜万分啊!,在人前时,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作为能进入山谷,摆脱了处于生死边缘的流民身份,对自家的救命恩人也是‘雇主’文道长,是心存感恩的

山谷建好后,自家住上了做梦都不敢想的大房子,不再忍饥挨饿风雨凄苦

这一切都是谁给的,是这个山谷的主人‘文仙长’,如此大恩,那是要感谢的,最好每天都能面见仙长给他磕头,祝愿道长仙福永享

这样的愿望,却不是能随随便便就实现的,山谷是有规矩的

虽然同在一个山谷,住的地方离道观也就几百米远,但是,却不能随意到道观去

山谷规定,除了道观内的人员,其他人等,只能在‘神祭日’和特定的节日,才能到道观里拜神祈福

除了这些日子,如果家里有事,需要拜神祈愿,要向道观申请,道观应许后,才能进入道观

除此之外,严禁随意进出道观,违犯者,全家逐出山谷。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一是道观不需要天天香火缭绕,二是保持道观的宁静,不能把道观搞得像个集市一样。

不让村民随意进出道观,也有不想让村民产生‘近之则不逊’的念头

说实话,对于山谷内的村民,文启东给的已经太多了,已经有了‘斗米仇’的可能,如果再不保持‘距离’,山谷内真的会没有了‘规矩’。

保持道观‘威严’的同时,也不能让村民对道观产生隔阂和怨言,文启东在村民之中招两个孩童,给村民们‘希望’的同时,两个孩童以后也是村民们的代表

四大道童配齐,制药大业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