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公公,各位大人,实在对不住,只能腾出一间大房。”驿站管理员很热情,但也很无奈,陪着笑脸说道:“最近正往北金州迁徙百姓,每天都差不多住满。”
沈宗贵狐假虎威地一瞪眼睛, 斥道:“我们能将就,可方公公必须单住一间。不管有什么困难,你赶紧想办法。让老百姓挤一挤,再腾出间房来。”
方正化哼了一声,说道:“没看到老百姓都十几个住一间,还要他们怎么挤?”
接着, 他转向管理员点了点头, 说道:“我们就住一间,明早就走。准备些饭菜, 烧些热水,其它的就不用麻烦你了。”
“谢公公体谅。”管理员躬身施礼,把几个让进房间,便出去忙活了。
方正化坐在炕上,烧得不暖也不凉,但对他们这些刚进来的人来说,却是温暖舒服的。
沈宗贵等人在屋内收拾了一下,给方正化留出炕头的位置,他们几个在炕尾挤一下,也能将就一晚。
方正化坐下之后便沉思不语,等到驿站的人送来热水,沈宗贵给端上茶水,才稍有缓醒。
慢慢喝着茶水,方正化似是自言自语, 又象是对沈宗贵等人询问道:“他们不会如此大胆,难道不知道这是向朝廷示威, 给朝廷难堪吗?”
沈宗贵等人互相瞅了瞅,没人敢轻易接话。毕竟,这也真是不好判断真假。
蒋宝和咽了口唾沫,试探着说道:“公公,他们应该是有理由,能够向朝廷解释的吧?建虏的人头能换银子,让建虏人财两空,还给朝廷省了一笔支出……”
沈宗贵瞪了蒋宝和一眼,斥道:“话不能这么说。国有国法,立了规矩就能遵守。八千多首级,运到京师,朝廷扬眉吐气,振奋民心士气,岂是区区银子能换来的?”
方正化深以为然,缓缓说道:“虽然朝廷对东江镇有所亏待,可也是财政困难,不是刻意克扣不发。”
停顿了一下,他有些气愤地说道:“最主要的就是蓟辽督师,把持着东江镇的粮饷,却一两银一粒米都不发。还在登莱禁海,形似封锁东江镇。”
沈宗贵就着这话头附和道:“袁崇焕确有责任, 公公派人催讨粮饷,也是一无所获,一点面子也不给,让公公在东江镇难做。”
蒋宝和眨巴眨巴眼睛,说道:“毛文龙此举,是不是针对袁大人,希望朝廷能出面施压。”
方正化眯了下眼睛,思索半晌,不太确定的地说道:“很有可能。毕竟,登莱巡抚已罢,东江镇的上司是蓟辽督师。”
房门再被打开,驿站的人送来了饭菜。不丰盛,但还是给加了两个菜,算是对方公公等人的尊重。
要知道,驿站是不给老百姓做饭的,只提供粮食、盐、咸菜之类的。老百姓或是自带干粮,或是自己做饭。
对于迁徙的百姓,官府是按照家产或存粮,发放了军票,由百姓们自己消费。等到了新住地,还会再补发一些常用家什,基本上不用百姓再多掏钱。
因为保证了粮食的供应,百姓拿到军票也心里踏实,省得自家运输困难。安下家后,尽可以把军票再换成粮食。
有了方正化之前的训斥,也都知道这位公公心绪不佳,众人也不敢挑,坐下来老实地吃饭。
在这方面,方正化做得还是不错,不比那些眼高手低却颐指气使的太监。为此,在东江众将中的人缘还不错。
为了东江镇的粮饷,方正化也算尽了力。奈何朝廷和蓟辽督师都不松口,一个扣着不发,一个还要毛文龙把以前多领的都吐出来。
所以,方正化看似很生气,很愤怒,可也并没有太多的底气。缺钱,可能就这一个理由,就让他很是无奈。
但受到传统的忠君思想教育,方正化还是认为东江镇再难,也不能向朝廷示威,让皇爷生气难堪。
在皇帝看来,恐怕更是如此。
给你,你要感恩戴德;不给你,也不能抱怨。所谓雷霆雨露皆是恩,下旨砍你的脑袋,你还得跪拜接旨谢恩呢!
简单吃过晚饭,方正化没有马上休息,披上衣服,出了房间,站在檐下继续思索着。
院中不时有百姓走过,灶房很大,是公用的。他们差不多都带着干粮和咸菜,在灶上热一热,再做点汤汤水水,一顿饭也吃得挺好。
两个小孩子咯咯笑着往屋里跑,手里捧着几个烤熟的土豆,香味热气让他们馋涎欲滴,发出欢喜的笑声。
张膀和妻子拎着瓦罐和篮子跟在后面,饼子热了一下,又做了个咸菜土豆汤,这就是他们一家子的晚饭。
为了开春的移民,官府已经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各个驿站都屯积了大量的吃食,窖里的土豆、白菜,仓里的粮食,能够保证迁徙的百姓吃饱。
“几个土豆,让孩子们高兴高兴。”张膀边走,边陪着笑脸,“没花几个钱儿,到了新家,百十亩的田地,一年就全赚回来了。”
家里存的土豆、粮食基本上都被官府作价收走,实在是一辆板车也拉不了太多。想吃什么,就都得花钱买,驿站内的土豆也是如此。
官府还给移民发放了路费补贴,到手里的军票是足够到达目的地。省着点的话,还能多用段时间。
妻子也不想再唠叨,轻声说道:“想要收成好,还得风调雨顺才是。能省就省,咱们穷家小户总要想得多些。”
“是,你说的对。”张膀连连称是,和妻子走进了屋子。
大通炕被块木板隔开,住了两家百姓。没有那个讲究的条件,有热炕,有热饭热汤,对他们来说,已经很是满足。和衣而睡,也能将就。
对着另外一家客气了一下,在自家这边的炕上,张膀一家四口吃着饭,说着话,想象着新家的样子,憧憬着新的一年的好光景。
穷家小户要想着有个坎,有个难,尽量多存些家底。方正化垂下眼帘,无声地叹了口气。
东江镇又何尝不是,这数十万的军民,全靠自己的努力来养活。朝廷和蓟辽督师粒米不发,还怪人家另想办法,不守法令吗?
方正化转过身,有些黯然地回房休息,心绪更加繁乱低落。
本来是气势汹汹地前去质问,可想到朝廷断粮断饷已是数月,还向毛文龙催讨之前所谓多领的粮饷,方正化的底气是越来越少。
………………
在火把的光亮下,郭大靖审视着建虏派来的使者,脸色阴晴不定,不知在想些什么。
皇太极果然派人来商洽买回首级的具体操作,这不出郭大靖所料,但他也看出皇太极并没有什么诚意。
“建奴果然是蛮夷,全不知礼节。”郭大靖把看过的书信随手一扔,冷笑着说道:“既说是来拜望,空手而来,全无诚意啊!”
阔科愣了一下,赶忙开口解释道:“郭将军,两国交兵,互派使者谈判,不是拜望,又何来携礼一说?”
郭大靖摇头,说道:“不是互派,而是你们单方面来请求、哀求。这是大败后,皇太极挽回威信的机会。”
抬手制止了阔科,郭大靖以不可拒绝的口气说道:“回去告诉皇太极,全尸二百两,人头一百两,此事无须再议,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限期一个月答复,并准备好银两,过期不候。”
阔科躬身道:“敢请郭将军写一封书信,寥寥数语亦可,在下回去也好交代。”
郭大靖倒不在乎这个,说道:“可以。另外,如果你们的银子不够,也可用牛马来抵。”
伸出手指用力地点着阔科,郭大靖加重了语气,“不说普通的小兵,你们死的人中就有甲喇额真这样的高级将领。一两银子都不拿,却跑来讨价还价,可有一丝诚意可言?”
“回去告诉皇太极,别耍什么心眼儿,他那点小聪明,郭某视同儿戏,根本不放在眼里。”
郭大靖毫不掩饰轻篾的眼神,不由阔科多做辩解,已经摆手,令人将其押了出去。
“骗取你的书信,不可不防。”刘兴祚坐在暗影中,小心地提醒道:“皇太极可是个很聪明的建虏。”
郭大靖嘿然一笑,说道:“他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他拉几个屎蛋。反间计嘛,骗不了我的。”
“当然骗不了你,可朝廷那边——”刘兴祚翻了下眼睛,说道:“还是要多加小心。”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放心吧,某只是个参将,皇太极的反间计,找错了人。”
如果是毛文龙,一镇的主帅,反间计若成功,整个东江镇都会受影响,甚至是分崩离析。
可郭大靖只是统率一协的参将,通过这个人头买卖来搞他,肯定是弄错了对象。
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郭大靖的战功在那摆着呢,你说他拼命杀敌,还会与敌私通,谁会信呢?
何况,这是东江镇,不是朝廷的内地边镇。就算朝廷下旨对郭大靖予以处分,在东江镇内部也得不到贯彻实施。
别说参将,就是降为游击,毛文龙让郭大靖领一协人马,也没人反对。郭大靖手下的那些将领军官,也照样遵从号令。
就是要给朝廷和皇帝难堪,就是要把袁崇焕的那些龌蹉手段摆到明面。示威怎么了,比历史上毛文龙兵犯登莱要轻得多吧?
刘兴祚不清楚郭大靖为何如此大胆,竟把这个差使揽了下来。难道认为毛文龙就能保他周全,不把朝廷、皇帝,以及袁督师看在眼里?
郭大靖送走了刘兴祚,回到房中,拿起纸笔,刷刷点点写了封书信,叫人快马赶往大连,交给谍报部门。
既然皇太极没有诚意,那就不用客气,再次发起谣言攻势,令大败而回的他,在威信和名望上再遭到些打击。
如果后金缺钱也就罢了,可有钱也不让捐躯沙场的军人入土为安。说轻了是贪财,说重了是冷血。
这样的风声传开,肯定会让一些建虏和家属心中不满。那些蒙古人炮灰,估计也会感到寒心。
郭大靖也不求这些谣言能把皇太极怎么样,但只要能让他心里不舒服,也是惠而不费。
散播出去的消息中,还透露其他奴酋可以私下交易。不管有没有人,估计是没人这么干,但也不影响日后给某个奴酋扣上屎盆子。
只要建虏内部有猜疑,互相防范,对于东江镇的发展壮大就是有利的。
“将军,旅顺的加急信报。”有亲兵入内禀报,呈上一封书信。
郭大靖伸手接过,打开迅速阅看,微微抿起了嘴角。不出所料,方正化正在赶来,是要阻止这场令人匪夷所思的交易。
必须要让朝廷知道,让崇祯知道,还有蓟辽督师袁督焕,东江镇为什么会与建虏谈判商洽。
今年应该是大转折的一年,躲过袁督师的毒辣计策,打破建虏抄掠的计划,东江镇就将迎来一片海阔天空。
没错,就是海阔天空。
到时候,崇祯会认清形势,能与建虏抗衡,并能再次阻止建虏绕道入关的,不是他重金支持的辽镇,而是断粮断饷的东江镇。
加上西北农民起义的势大,崇祯还有多少精力搞内耗。他应该明白,东江镇已经是辽东举足轻重的力量,甚至在战力上要超过辽镇。
实力才是自保的资本,也是发展壮大的根基。没有实力,就只能任人宰割。有了实力,朝廷和皇帝就是再不满,也不敢轻动。
郭大靖沉思良久,已经有了对付方正化的办法。尽管这不是刚想到的,但却比之前的更加完善合理。
毕竟,皇太极已经派了使者来商洽,还有书信在此,容不得方正化不信,也由不得他不着急。
方正化的目的为何,郭大靖心中清楚得很。
可他宁肯耗到天热,腐烂些人头,甚至是人头全毁,也要让朝廷和皇帝知道东江镇的怨气,知道蓟辽督师袁崇焕要致东江镇于死地的阴谋和手段。
几十万赏功银,还不知道啥时能发下来,就是不要,又能怎地?
你不仁,我不义。你断绝粮饷,还不准我自己想办法养活数十万军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