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国库没钱?朕也没有!(1 / 1)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2631 字 5个月前

第332章国库没钱?朕也没有!

实际上,不仅仅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不关心柳大善人和钱老爷、李老爷、张老爷等人的那点破事儿,就连曾诚等一众大佬们也毫不在意,刑部也只是简简单单的批复了立即执行这四个字。

相比之下,曾诚等一众大佬们更加在意的是电报这玩意——虽然大明版本的电报还处于十分简陋并且成本巨大的实验阶段,但是用来传递消息,尤其是某些涉及到秘密的情报之类的,这种简陋电报依旧拥有着极大的优势。

比如说时效性——柳大善人跟钱老爷等人是下午认的罪,朱劲松是傍晚得到的消息。

正常情况下,从松江府传递消息到京城,无论是几百里的加急驿递还是干脆从海上到天津再到京城,最快最快也得一天甚至一天半的时间。

而在使用了简陋版电报的情况下,从松江府传递消息到京城就只用一两个时辰,而且还是算上了收发、译电以及传送的时间。

这让曾诚等一众大佬们在倍感惊奇的同时,也下定决心要大力发展大明的电报业务。

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个将军带兵在外跟某个国家开片,眼看着打到一半了,对面的国家却忽然举起了白旗表示投降,那么这个将军就得派人回京城向皇帝和朝廷报信,然后等着皇帝和朝廷的批复。

这一来一去,可能就过去了十天半个月,再长一点儿可能就得过去一两个月。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瞬息万变的战场动态是不会因为传递消息而暂停的,诚信这两个字在战场上更是扯犊子一般的存在。

如果有了电报,那这些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了——对方国家刚刚举起白旗,朝廷就能马上知道并且做出对应,不仅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更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和最终走向。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中原堂口的地盘在扩张到一部分之后就会停止的原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信息的时效性,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向外开拓的最大阻碍也就不复存在。

再举个例子,某个地方的布政使心怀反意,或者某个领兵的将领心怀反意,如果没有电报,消息传递就得以天甚至以月为单位,等朝廷知道消息再做出应对,可能叛军都快到京师城下了,而在有了电报之后,就能把叛乱平息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更别说电报还能加快民间的信息流通,更方便大明向偏远的地方迁移百姓等等乱七八糟的好处。

所以,曾诚等一众大佬们就直接找到了朱劲松。

“电报是个好东西,倘若能够铺开到整个大明,泽及万世矣。”

这是曾诚等人的说法。

“电报确实好,工部已经做好了全面铺开的准备,但是需要户部拨款。”

这是工部扛把子宋宝成的说法。

“但是国库空虚,如今又赶上对奥斯曼用兵,只怕这老鼠都不知道饿死多少了!”

这是户部尚书刘怀文的说法。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电报这东西很好,我们也很想铺开,但是恰好赶上对外开片的时机,所以国库里的钱不够用,没办法将电报全面铺开。

对于宋玉成和刘怀文等一众大佬们一唱一和的说法,朱劲松差点儿就被气笑了。

要说这些大佬们一心为了大明吧,那倒也不能算是错,毕竟大明好了他们才能更好,朝堂上的这些大佬们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

毕竟现在的小破球上就大明一个灯塔的存在,剩下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在这些大佬们的眼里都是蛮夷,也没谁寻思着找个鹰爹。

要说大佬们气人吧,那也是真气人——这些家伙这一次联袂而至,就是想把内帑里的钱财弄到国库里面去,好让国库“有钱铺设电报”。

毕竟,谁都知道大明的国库现在几乎承担着整个小破球金库的作用,大量的真金白银在不断的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流入大明,其中大部分都进了国库,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才会流入内帑。

要说国库没钱……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真要是说起来,反倒是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的内帑才是真穷——毕竟是个皇帝,平日里的开销大的很,还有皇家学院那个时时刻刻都在烧钱的无底洞,内帑里每年撑死也就结余个几亿。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劲松才不想把内帑里的钱拿给国库。

望着一众跑来要钱的大佬们,朱劲松直接阴阳怪气的说道:“国库里也没钱了?这可真是太不巧了,你们哪怕早来一会儿呢,现在朕的内帑里也没钱了。”

刘怀文忽然觉得这种说法有点儿耳熟。

就像是有人找自己借钱,只要自己不想往出借,多半就会面带遗憾的说一声“刚好我把钱花了或者刚好把钱给借出去了,哪怕你早来一会儿还能借你。”

一想到这个画面,刘怀文就有些不太高兴了——这江山社稷是姓朱的又不是姓刘的,老夫舍了这张老脸不还是为了你家的江山?现在好倒好,你丫居然这么抠抠嗖嗖的!

想了想,刘怀文干脆开口说道:“陛下,微臣可没听说少府最近有什么大动作啊,既没有修宫殿,也没有修园子,这钱……”

听到刘怀文这话,曾诚等一众大佬们当即就递过去一个鼓励的眼神。

没错,就得这么怼他丫的,让他抠门!

眼看着刘怀文跟曾诚等一众大佬们颇有一副拿不到银子就不走的架势,朱劲松顿时也急了:“干什么?干什么这是?咱们从一早就说好的,国库的归国库,内帑的归内帑,你们这算怎么回事儿?跑来打劫朕的内帑来了这是?”

刘怀文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然后开始哭穷:“陛下,臣可不是来打劫内帑的,只是如今国库空虚,大明需要用钱的地方又多,若是内帑不肯借钱给国库,只怕会影响到铁路和电报的大计呀!”

朱劲松冷哼一声,干脆也开始哭穷:“朕刚才已经说过了,朕也没钱了!”

“之前抄了和绅和中堂的时候,该给你国库的银子可是一分都不少的给你了,你总不能跟朕说那四万万两银子都没了吧?”

“再说了,眼看着老三就要去新秦州那边儿就藩,朕这个当兄长的怎么着不也得拿点儿钱给他意思意思?这怎么着也得个几……几百万两吧?”

“还有皇家学院那边,这两年朕往皇家学院那边儿可是投了有几千万两了,再加上这两年皇室的支出,你让朕哪儿还有钱给你国库?”

“还有去年,去年你就说国库空虚,从朕的手里借走了一千万两银子,直到现在也没见着一分的回头钱——合着你这是刘备借荆州,借了就不准备还了?”

“怀文叔啊,你是不知道啊,朕手里的银子看起来是挺多,可是朕这个皇帝要花钱的地方也多啊。”

听到朱劲松这般不要脸的说法,刘怀文和曾诚等一众大佬也忍不住暗中吐槽起来。

晋王殿下要去新秦州那边儿就藩,您这个当兄长的得意思意思?

呵,也别说咱们这些当臣子的腹诽您老人家,实在是您老人家的抠门程度比之刘怀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您能舍得给晋王几十万两银子那都得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还几百万两?

还往皇家学院那边儿投了几千万两?

是啊,您老人家是投了几千万两银子,可是皇家学院带给您老人家的回报起码也得几万万两了!

还国库借走了一千万两银子?

瞧您这话说的,国库跟内帑之间的事儿,那能叫借吗!

暗自腹诽了一番后,曾诚才站出来打了个圆场:“陛下,您看这刘部堂来都来了,是吧?要不您好歹也拿个几百万两出来意思意思,免得刘部堂空着手回去,这面儿上也不好看不是?”

来都来了?

几百万两意思意思?

听到曾诚这般不要脸的说法,朱劲松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应了下来:“三百万两,可不能再多了——民间常说地主家没有余粮,可是朕这个皇帝的内帑也没有余粮啊。”

曾诚和刘怀文等一众大佬们顿时点头应了下来,反正这三百万两也是白来的,还要啥自行车啊。

在解决了钱的问题后,曾诚才微微咳了一声,把话题绕到了正事儿上面:“方才陛下提到了晋王殿下出海之事,臣等此番前来,恰好也正是为了此事。”

朱劲松一愣,问道:“怎么了?”

怎么了?

曾诚心道您老人家这心可真大!

晋王殿下自然不用多说,从小就是跟您老人家一块儿长大的,又是被您老人家从小揍大到的,就算晋王殿下心里有什么想法,估计也会有从小挨揍的心理阴影,不足为虑。

就像是当年你老祖宗成祖文皇帝坑了宁王,宁王也没造造反一样。

可是晋王殿下的后代呢?

虽说之前已经有过商议,说是一应藩国的丞相和太尉都要由皇帝和朝廷指定,可是这种事儿上面从来就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呢?万一哪个丞相或者太尉足够牛逼,能够积攒起造反的资本呢?又或者万一哪个藩国里面出了个枭雄,搞的藩国大乱了呢?

当然,晋王殿下和秦王殿下的后代会搞出什么样的事儿,或者以后会不会出现什么狗屁倒灶的问题,这事儿跟咱们这些朝堂上的大佬们没什么关系,可是您老人家之前还许诺咱们这些人也能去海外弄些封地,这事儿就跟咱们有关系了。

万一,出了乱子的恰好就是自己的后代藩国呢?

想了想,曾诚还是斟酌着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当初允诺了臣等在告老之后,可以出海购买封地的事情?”

朱劲松点了点头,说道:“朕当然记得,怎么,曾卿这是打算告老还乡,然后买一块封地?”

听到朱劲松这么一说,曾诚当即就被吓了一跳,连连摆手道:“启奏陛下,臣可没有告老还乡买封地的说法,包括诸位同僚也都没有这舟山想法——实际上,臣等此番前来,就是想劝陛下收回成命?”

朱劲松好奇的问道:“收回成命?为什么?难道面南称孤不好?”

曾诚道:“启奏陛下,臣等此前之所以同意可以告老还乡买封地的提议,是因为当时电报还不够完善,咱们大明在海外占领的地盘又多了些,若是单纯的依靠快马和海上传递消息,终究是有些不便。”

“只是如今电报已经完善的差不多了,消息传递也不会再成为朝廷统治海外的障碍了,因此,臣等便想着请陛下收回成命。”

“还有就是因为海外之地终究有限,臣等告老之时有大量的封地可以买,可是等到后来的尚书、首辅又或者军府都督们的时候,海外又还能有多少封地可供购买?”

朱劲松大概明白曾诚的意思了。

然而在仔细斟酌了一番后,朱劲松却还是摇了摇头,说道:“民间有句俗语,就叫金口玉言——朕当初既然已经准许了众位卿家购买海外的封地,自然也就不会反悔。”

曲起手指敲了敲桌子,朱劲松又接着说道:“海外之地,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算太小,划出几千个县甚至千把个州来总是没问题的。”

“咱们朝堂上够资格购买封地的,总共也就那么几个,就算是过上几代人,也不过是百十之数,相比那千把个州的数量,甚至还嫌不足。”

朱劲松当然知道曾诚他们在担心些什么。

凭心而论,朱劲松的心底也未尝就没有这样儿的担忧。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肉总得烂在锅里才行——海外之地的面积,还真就不是大明朝廷能够全部纳入直接统治的。

这不光是通讯方面的问题。

如果单纯的只是通讯方面的问题,其实还真算不上什么太大的问题,古代在没有是电报的时候也照样能搞出都护府、都司之类的玩法,只要有一个能说了算的就行,封疆大吏的称呼也正是由此而来。

真正核心的问题,在于无论什么制度,最终都要依靠人来执行!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