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 风向突变(1 / 1)

魏国公府议事堂内,一众南京勋贵,全都是愁眉苦脸的,为他们的未来而担心!

徐弘基,躺在躺椅上,正在看那份邸报。

一直以来,他们勋贵压根就不关心京师朝堂上的事情,因此,也根本就不会在意邸报。

不过这一次,徐弘基是真得非常认真地在读邸报了,一如后世的小学生,听老师的话,最是认真地看书一样。

其他勋贵等不及他看完,一个个发愁了。

“唉,这可怎么办好啊?”

“是啊,谁能想到,太祖皇帝他老人家,竟然还会管人间的事情,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可不是,当神仙逍遥自在不好么?还操心啥!也没见其他皇帝显灵啊,难不成就太祖皇帝成仙了?”

“那可不一定,太祖皇帝之丰功伟绩,是其他人能比的么?要说我们大明朝皇帝能成仙的,那太祖皇帝肯定是头一个啊!”

“可是……可是靖难时候,太祖皇帝为什么不显灵救救建文帝呢?如今就要显灵了?”

“有可能是那个时候太祖皇帝刚成仙,道行还不够吧?也可能是太祖皇帝发现成祖皇帝才是最合适当皇帝的吧?又或者是,靖难是太祖皇帝给建文帝的考验,没通过就只能怪他命不好吧?”

“……”

一众勋贵说来说去,都能找到理由,这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是真得没法再真了。

因此,说到后来,声音又慢慢地小下去了,言语间,甚至都有人充满了绝望。

徐弘基这边,仔细地看了两遍邸报之后,这才缓缓地放下了邸报。

“爹,怎么样?”他儿子徐文爵一见,连忙带着期望之色问道。

老谋深算莫过于他爹,要还能想出主意的,就只能是他爹了。

听到他这话,其他人也立刻闻声看向徐弘基,一个个都是可怜巴巴地,就寄希望于徐弘基能给他们一个主意,一点信心。

此时的徐弘基,脸色阴沉,看着在座的这些人,缓缓地说道:“其实,在老夫看来,不必过于担心!”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一喜,连忙问了起来。

“啊这,此话怎讲?”

“就知道公爷有主见,还请公爷说给我们听听?”

“难不成公爷发现,这邸报是假的?”

“……”

听到他们的问话,徐弘基先伸手示意了下,让他们安静下来,然后才接着说道:“邸报是不可能假的,而老夫所言,也是有老夫的道理,你们且听听!”

“公爷请说!”议事堂的勋贵一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应道。

徐弘基并没有立刻说话,似乎是理了下头绪,然后才开始说话道:“你们看,大明开国这么多年来,也就这一次,太祖皇帝有显灵过了。其他时间,太祖皇帝并没有显灵。可你要说,有亡国之兆的话,当初土木堡之变,是不是也有可能。可是,为何太祖皇帝当初并没有显灵呢?”

大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第四次北伐,二十万精锐大军于土木堡全军覆没,连明英宗自己也被蒙古鞑子俘虏。这一次事件,确实是惊天之变,有亡国之危。

不过对于徐弘基的说法,底下的勋贵还是能想到理由的。

“不是没事么?当时的兵部尚书于谦不就站出来了,说不定就是太祖皇帝托梦给他了呢!”

“也有可能,那个时候太祖皇帝正在闭关修仙,所以没有显灵呢!”

“该是太祖皇帝算到了我们大明肯定没事吧?”

“……”

对于他们的七嘴八舌,徐弘基一伸手阻止了他们继续说话,然后对他们说道:“不管怎么样,反正都没有像这一次一样,在人前显圣。再观历朝历代,也没有这样的例子。因此,老夫以为,太祖皇帝要人前显圣的话,可能并不容易!或者说,不是非常非常重大的事情,他老人家也不会人前显圣!”

顿了顿,他又解释道:“这一次,是关系到曲阜孔家,孔圣之后,天下读书人都会闹,这个事情,也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因此,太祖皇帝和孔圣才会一起显灵。一般的事情,太祖皇帝才懒得管,或者说,不会付出显灵的代价!要不然,太祖皇帝可以经常显灵了,对不对?”

徐弘基问完之后,大堂内的勋贵,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过了一会之后,才算有了回应。

“我看公爷说得在理!”

“没错,太祖皇帝真要容易显灵的话,咱们大明朝两百七十六年了,有过多少是是非非,太祖皇帝早该显灵好多次了!”

“对对对,我们做得这点点事情,压根就不值得太祖皇帝操心,太祖皇帝不会显灵的!”

“……”

人在绝境的时候,最容易一厢情愿了。哪怕他们想到了另外的解释,就是不利于他们的那些,他们也会压下不说,宁可去相信那些有利于他们的解释。

大堂内的气氛,因为徐弘基的这一番解释,终于乐观了一些。

徐弘基看自己终于鼓起了他们这些人的士气,便又伸手示意了一下,让他们安静下来。

随后,他表情严肃地说道:“如今这关口,我们实在不宜和厂卫再冲突了,大势不在我们这边了。那些隐户什么的,该放就放吧!要不然,那些厂卫是真得不会有顾忌,说不定能接着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乱来。到时候,就算他们最终被收拾,我们也会先倒霉的!”

在座的这些勋贵一听,一个个都是点头附和。只是能看出,让他们把隐户给吐出来,也还都是肉疼的。

“对我们来说,最为要紧的,还是粮田,这是根本!”徐弘基接着往下说道,“不过好在朝廷手中已经没有江南的田亩账册,这是一笔糊涂账,我们可以据理力争!”

田亩账册,就是他们派人毁去的,这不,他紧接着交代道:“那股海贼,不能再让他们活了,灭了他们之后,这事就算稳妥了。我们各家记得,最后的粮田上,是不能再退让了。要不然,就真得愧对祖宗留下的基业了!”

古代的粮田,就犹如后世的宅子,是最为重要的固定资产,也是最看重的固定资产。

后世的人,一说起来,就会问有没有房啊,有几套房啊之类的。古代人也是一样,一说起来,便是家有粮田多少啊!

此时,听到徐弘基这么交代,这些勋贵一个个都是点头称是。

要是有可能,他们是真不想自己的隐户被朝廷给清理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隐户就相当于是他们的奴隶,任由他们剥削的。

可如今,太祖皇帝显灵,还交代了杀气腾腾的话,多少都要退让一步,这隐户的事情,就只能算是割肉了。

这些勋贵,商量好了之后,便各自行事了。

而文官这边,也都是愁啊!特别是为了曲阜孔家,闹得凶的那些,更是担心。

别的不说,光是那些去贡院闹事的文人,基本上都是有功名的,虽然不及他们这些文官,可皇帝一次就把那一千多个文人都给斩立决了。

这个杀气腾腾的结果,由不得他们不怕!

怎么办好?

这是这些闹事文人眼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还真别说,文人的脑子,就是比较聪明的。

想来想去之后,还真被他们想出了一个主意。

曲阜孔家为什么要闹?

一千多的文人为什么要堵贡院?

归根到底,就是皇上所创立的科学啊!对了,如今在邸报上已经写了,改称为格物学了!

眼下的结果,是皇上这边大获全胜。如果说,这个时候赶紧去拍皇帝马屁,让皇上开心一些,说不定对南京这边的事情,就不会计较了!

这么想着,这些文人便立刻开始动笔了。纷纷写奏章,开始罗列格物学给大明百姓带来的好处,从各个方面对格物学变了花样的夸,哭着喊着,要求格物学也加入科举,让天下读书人都能学到格物学。

总之,要想逃过这一劫,使劲地拥护格物学,成为当今天子的粉丝,那总不可能当今天子还要对他们喊打喊杀吧?

至于之前那么为曲阜孔家喊冤,这态度转变之快,那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脸皮,哪有命来得重要!再说了,官场上混久了,脸皮都是足够厚的,怕什么?

就这么的,一份份拥护格物学的奏章,那是大张旗鼓地发往京师,就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有人带头,其他人自然能想明白其中关键,一个个跟进。就仿佛江南这边,一下变成了格物学的发源地一样了。

马士英这边,也算是开心了。整顿地方的第二阶段,清查隐户的事情,突然之间就变得格外顺利。通政司那边的宣传,也再没有人捣乱,围观的人多了,也是纷纷叫好。

不过,马士英对于第三阶段的整顿地方,还是有所疑虑。他还是有点不敢让厂卫那么干,便把南京这边的情况,写了密奏之后,加急送往京师,请示皇帝该怎么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