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定策(1 / 1)

用夏侯宇的话说就是“我就讨厌两种人,一种是我怀疑有问题的人,二是怀疑我有问题的人。”

而皇帝恰好两种都犯了,这也才有了之后夏侯宇一兵不给,并且协助曹操策划逼皇帝迁都一事。

听了夏侯宇的话后,戏志才和郭嘉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郭嘉开口问道“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么?”

“陛下要权利,那到了许之后他必定会处处制肘孟德。因为在洛阳的话,我们和陛下离得远,即使我们的做法会让陛下感到一些不满意,他也不会过多的关心。但许不一样,若是迁都于许,那么我们就算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

以陛下的性格,卧榻之侧都难容他人酣睡,又怎么能接受孟德和我们的大军将他围在中间。

而且兖徐豫三州的官员将士皆是兄长一手提拔,即便兄长愿意归还权利与陛下,恐怕在陛下也不会轻易放过我兄长”

夏侯宇从和他们相遇相识到现在,对人的评价从来没出过差错,所以他这一说,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在说了,我并不是让志才去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只是你在平时讲课的时候夹带一些私货就行。中心就一点,兄长颁布的政令在实际操作中优于陛下颁布的法令就行。”

听了夏侯宇的话,戏志才松了口气,听他之前的说法,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让他去当那荆轲之流。没想到只是在讲课的时候偏向曹操一些而已,这种事情他倒是没问题,毕竟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天子的不少措施的确在实施的情况上比不得曹操这边自行发布的政令。

旁边的郭嘉听了后眯着的眼中露出一丝精芒。

正是将完后,夏侯宇一转话题,说起这一年来在军中发生的一些趣事。其中他着重给两人说了一下自己这次带出去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

不但说到了之前在泰山的时候两人因为对方的一个小动作就察觉到对手的下一步行动,而且还说了两人在新安战场上的种种情况。

听到两人曾在夏侯宇的疏忽之下被曹仁安排到第一线与敌军缠斗的时候,两人都吓出一身冷汗。

在夏侯宇讲完后,郭嘉赞叹到“这俩学子等入仕之后若不中道崩殂那必定也是出将入相的人才。听你这一说,我有些后悔,后悔留在甄城守着这憨货,早知道跟着你一起去那新安了,说不得也能混一个侯爷的身份当当。”

听到郭嘉这话,戏志才不乐意了“嘿,你这人,又没有人强求你留在这甄城,自己没去成前线怪我一个病人,不要脸。”

接着几人就陛下若此次迁都的事情又聊了起来,在天色渐深的时候,戏志才说自己家媳妇怀孕了,若自己喝得太多又回去太晚,影响了孕妇的话不好就准备先走一步。

听到戏志才的话,夏侯宇握住他的手说道“这是我的错,不知道嫂夫人怀孕了,明天我让内子带一些安胎保孕的药,还有小孩子用的家伙事给你家中送去。还有,之前给我两位夫人接生的产婆和服侍的健妇我也送两个去你府上帮忙。别推辞,咱们几个虽然不是兄弟,但实际胜过兄弟。若你在推辞就是看不起我宇某人了啊...”

还准备拒绝戏志才只得点头答应下来。

在他走后,郭嘉看了下屋外,因为自己几人交流的事情有些敏感,所以除了童齐,夏侯宇没让任何人接近这件屋子。

而此时童齐被夏侯宇安排去送戏志才了,此时屋中只有自己和夏侯宇两人。他将酒杯方向,看着走进来的夏侯宇说道

“对于在陛下手中夺取足够权利一事,恐怕子卿你的后手不是志才这边吧!说吧要我做什么?”

夏侯宇坦然的坐了下来“就知道瞒不过奉孝你。的确,志才这边只是一招闲棋,若是能通过学堂,降低陛下对三州的影响就在好不过了。我知道目前兄长将手下谍卫交由你所掌管,我想问南方有没有动静。”

郭嘉震惊的盯着夏侯宇,南方的事情他一直都压着没给任何人说过,没想到刚刚从洛阳方向回来的夏侯宇竟然会有所察觉。

“据暗间的消息那袁公路在月前曾经有过想要称帝的想法,不过被他的大臣强硬的阻拦了下来。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而且没有传出来过消息,你又是从拿得到的信息?”

“嗯,袁公路此人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在汉室衰微,天子势弱的情况下有这种想法不为奇怪。不过既然能被劝下来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听到郭嘉的话后,夏侯宇反而有些震惊。毕竟这么好的机会,在历史上袁术就是趁着这个机会称的帝,却没想到自己这小蝴蝶来了后,袁术称帝一事竟然被劝下来了。

“对了,在袁术那的暗间地位怎样?”

“子卿有什么想法?”

“既然这事情没传出来,但能到你手中,说明这个暗间在袁术那地位不低,你让他去劝袁术称帝,可行?”

“嘶~还好今天文若不在,否则他定与你拼命。话说,你就不怕我把今日你的这些话告诉文若?”

郭嘉虽然是荀彧推荐而来的,而且跟荀彧关系要好,但他也知道这种事是绝对不能让荀彧知道一丝一毫的,否则他必定会阻止。但他更不想曹操失势,所以并没有反对,只是委婉的提醒到夏侯宇,自己这边还有个一心忠于汉室的朋友。

“这种事我相信奉孝不会乱说。只要南边事成,我就有办法让陛下来了以后,安安心心的呆在宫中,文若也不会进行反对。”

夏侯宇回忆了一下,在历史中,曹操在迎来献帝后,与荀彧的友好关系也为此了十多年,这说明对于曹操把持朝政一事,荀彧是点了头的。

他们两人关系恶化是后来曹操想要进一步从侯升为王公,这触及了汉朝“非刘不封王,无功不封侯”的国策。

毕竟从大汉开国至今,臣子的封赏的顶点就是侯,而曹操一再坚持此事,才和荀彧产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