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二章 人生难得一回博(1 / 1)

李起这话一出,顿时便是在一众乡绅,还有一些围观百姓里面引起了一阵的惊动,人人都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可怜这些个围观的百姓本来是想要看看祈福求雨的典礼仪式,哪成想遇上了这档子事,现在是走又不能走,留也不敢留,早知道这样,打死他们也不敢来了。

“三皇子?他说他是先帝崇祯皇帝的三皇子,这是真的吗?”

“鞑子说崇祯皇帝的几个皇子都死在了李自成的手里,都被李自成在撤退的时候杀了,他说他是三皇子,这不会是冒名顶替的吧!”

“谁说不是呢,这皇子身份尊贵,哪个不想当,别不是这人想来个浑水摸鱼吧!”

许多人不信,但是也有人信,毕竟千人千面,什么样心思的人都有。

“我看这人身上就透着一股子贵气,说不定还真是三皇子殿下。”

“我看也像,这年头哪个敢乱冒认皇子啊,不怕掉脑袋吗?”,,,

见一众乡绅和百姓都是议论纷纷,有的人还说出了大不敬的言语,何宝生大怒,对众人喝道“尔等放肆,定王殿下乃是先帝龙裔,岂容尔等诽谤搬弄!尔等可是要谋逆!”

这何宝生还真是句句诛心,这不过是几句议论的话语而已,他竟然是把这些话语上升到了谋逆的高度,这如果真按照谋逆来审办,还真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

果然,这何宝生的大棒一打出来,立即是把一众人等吓得个个不敢言语,哪个人还敢说话。

不得不说,封建皇权走到现在已经是几千年了,这几千年下来,这皇权的威严地位真不是盖得,随便一吓,就能把人给吓趴下。

“何老爷不必如此,几位乡绅还有百姓,他们有疑惑也是应该的,即便是换做我,也是不会轻易信服的。”

李起对何宝生说着,大手一张,身边的刘桃树便是从腰间掏出一块用丝绸包裹的物件,将之送到了李起的手里。

李起将之打开,赫然便是黄金与汉白玉镶嵌的四方印玺!

这般印玺即便一众乡绅和百姓没见过,那也是个个屏住呼吸,不自觉间,呼吸都是重了几分。

这时候李起大声道“先皇御赐印玺在此,尔等还不听命!”

说着,李起将印玺一番,只见印玺上面赫然印着“定王之宝”四个大字,字体威严而不失飘逸,简洁而不失厚重,真真是出自大家手笔,一看就不是凡品!

“武浩义拜见定王殿下,定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何勤之拜见定王殿下,定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张永年拜见定王殿下,定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草民拜见定王殿下,定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众乡绅百姓见到李起的定王印玺,再也是没有异议,一个个的无比激动,脸“噌”的一下就是通红,齐齐跪拜在地,口呼千岁。

这时候的他们个个可谓是心中无比热烈,一团火皆是在他们心中燃烧,一个希望也是在冉冉升起,看向李起的眼神,也是要烧着了一般!

曾几何时,他们在鞑子的屠刀下选择苟活性命,他们以为自那时起,他们已经是死了,认命了,但是这时候遇见定王真身,他们又是活了!

三皇子,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只要三皇子登高一呼,应者必定景从,那时候,京畿之地必定掀起一波滔天巨浪,鞑子还想安稳吗?鞑子还想站住脚跟吗?想都别想!

而那时候他们将会是什么?

有道是功高莫过于从龙!

有什么样的功劳比扶保一个人当上皇帝大?

没有!那时候的他们就是扶保李起登基的功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富贵荣华还得了!

不得不说,尽管这些乡绅和百姓对李起无比恭敬和期待,这里面除了有不甘鞑子统治的心愿在,除了有思念大明外,还有想扶保李起,以实现自己人生跨越,达到鲤鱼跳龙门!

他们有这样的心思,那一点也不奇怪,要知道历史上永王朱慈炤逃离京城后,一直东躲西藏,如此这般逃了二十多年,那时候天下各方汉家势力已经是被鞑子消灭了,鞑子坐天下的局面任谁都是看得清楚。

但是这一年朱慈炤逃到了一家旅店,他的身份无意之中被店家知道了,那店家的第一句话便是“永王,我们起兵吧,光复大明,鼎定天下,不成功,便成仁!”

朱慈炤吓得魂飞魄散,而后趁着店家联络人员的空当,跑了。

如此故事朱慈炤还遇上了好几次,他们无一例外的皆是怂恿朱慈炤起兵反清,那时候天下局势已经是明朗了,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为的是什么?

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人生难得一回博啊!

局势明朗尚且如此,如今鞑子才刚刚入关,根基还远远谈不上稳固,这般从龙机会摆在这些人的眼前,这叫他们如何能够放过,如何能够不激动!

李起见众人皆是对自己匍匐跪地,态度无比恭敬,心里也是满意,心说这煌煌大明三百年,正统地位还真不是盖得,

怪不得历史上崇祯帝死后,那些明朝大臣随便推一个宗室出来继承大统,就又能维系地方,原来这皇明的牌子这么好用啊!

当然,这些人想要借着这次机会攀龙附凤,这一点李起也是看得出来,这没什么,谁还能没点私心,管你们有什么心思,只要你们一心一意的抗击鞑子,那就足够了。

而后,李起也是不敢怠慢,立即是大声道“如今武清城还有九百鞑子兵,尔等立即回家号召乡邻举事,随本王杀入武清!”

“遵命!”,,,

一众乡绅百姓各自回家,立即便是开始了动员,号召乡邻亲族响应定王举事。

老百姓对鞑子早就是恨之入骨,都是恨不得生吃其肉,干喝其血,要不然,前翻黄廷和武嘉潘在武清举事,那也不能那般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