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顾氏女婿(1 / 1)

我花开后百花杀 锦凰 2145 字 2021-04-12

科举实行起来的第一次舞弊案,牵连的不止是这一批考生,还有已经为官的上一批,上上批,眼见着再这样查下去,必然要引起朝廷动荡,人人自危。

更有人趁机作妖,为了脱罪为了获利,把这趟水搅和得越来越浑,祐宁帝无奈只得停下来,不再明着调查下去,这一场大案三位刺史革职吵架,五位郡守,地方官员十余人,京中官员十余人,有功名者上百人!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这次朝会,祐宁帝气得坐不住,在丹墀之上来回走动,数落着朝臣,令大臣们纷纷伏地不敢起,好一通发作,祐宁帝才叫了起,坐回了龙椅上,一手握着扶手,面色冷沉。

先有盗墓案,现有舞弊案,两者相隔不到半年,无疑都是在质疑者他为君不明。

就在人人缄默之时,吏部尚书薛佪站了出来“陛下,科举舞弊之案要追溯到三年前,微臣昨夜翻查卷宗,发现这些人大部分是顾公门生。”

薛佪的话十分委婉,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明白他的用意,把脏水往死人身上泼。

顾家这才倒下不到一年,在这之前顾氏一族有多权势滔天,人尽皆知。顾氏最昌盛之际,三省直接架空了皇权,且的确有很多涉案之人与顾家有过来往,找顾兆做替死鬼,最适合不过。

薛佪话音一落,原本一脸漠然,宛如神游太虚的萧长卿倏地看过去,漆黑幽深的眼瞳,仿佛闪烁着穿透人心的锋芒。

尚书令崔征对此不作表态,中书令薛衡对这个侄儿失望透顶,他想走王政的路子,获得陛下倚重,却以为陛下只要媚臣,王政媚上不着痕迹,且手腕过人,薛佪却从来不揽镜自照,看看自己的丑态,也从不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科举为何大兴,众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就是陛下用来对付顾兆,若非如此现在哪里有陛下一言九鼎的局面?

这个时候科举出了纰漏,就往被科举制度的大兴害得家破人亡之人身上推,吃相未免太难看。

知道真相的人自然觉得难看,不明真相的自然有糊弄过去的法子,此时就有人站出来附和薛佪“陛下,薛尚书此言,倒是令微臣想到,昔年顾公一再对科举推行多加阻拦,后多对科举出身的寒门子弟刁难,顾公对科举由来不赞成,如今科举舞弊深查,陋习竟然亦有六年甚至更长之久,舞弊之人又半数与顾公往来密切,或许顾公早已布局,为的便是破坏遏制科举。”

可以想一想,若今日顾兆还没有死,爆发出这等大案,只怕他要强势停了科举,再一次让世家截断朝堂。

有脾气刚直,曾经因为寒门出身,忠于陛下,与世家子弟多有龃龉的朝臣立刻附和。

七嘴八舌,根据薛佪的暗示,到了直接定论这或许就是顾兆死前筹谋已久的阴谋,若非陛下圣明,早早收服了顾家,否则今日朝堂危矣。

没有人站出来为顾兆说话,不是他们心里不清楚,也不是没有受过顾兆恩惠者,而是这件事情必须有人承担最大的责任,不是顾兆就是陛下。

陛下是他们的君主,陛下面上无光也是他们朝臣之过错。另一则,他们不知道陛下的态度,若是贸然出头,触怒龙颜,倒霉的就是他们自己一家老小。

“陛下。”就在形势一边倒之际,已经许久未曾在朝会上主动开口的信王萧长卿站了出来,“诸公言之凿凿,宛若亲身参与,委实叫儿心惊不已。

科举选拔官吏,为朝廷效力,造重学之风,实乃利国利民之佳措。儿才疏学浅,比不得诸公十年寒窗,学富五车,却也知为官者当修德养德,岂能不知‘死者为大’?

凡指控、顶罪皆要讲究证据,今儿诸位大臣,空口白牙,横肆辱极逝者,儿耻与这等人为伍。”

将朝臣一个个说得抬不起头,众人才蓦然想起,这位沉寂了快一年的信王殿下,可是十五岁就舌战国子监大儒且获胜之人。

扫了一眼方才诋毁顾兆的人,萧长卿转过身对祐宁帝躬身道“陛下,顾家本是受人陷害枉死,依然蒙冤一次,难道还要重蹈覆辙?顾氏无人,儿仍是顾氏女婿,有人辱极仙逝泰山,儿恳请陛下为顾氏做主,还儿一个公道。”

一句顾氏女婿,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陛下和顾兆那笔糊涂账,是算不清扯不明。

没有顾兆陛下或许成不了帝王,没有顾兆陛下也不会成为十多年的傀儡之君。

陛下对顾兆到底是怎样的心思,没有人能够琢磨清楚,这是帝王的忌讳。顾家是不是枉死被构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心里都门清,说冤也不冤,说不冤也冤。

陛下能为顾家平反,当真是碍于局势而不得不妥协?还是心中念及旧情,无人能断。但萧长卿公然提到先前顾家是被害,这无疑是将陛下的颜面往脚下踩。

有些事情不过是君王尚有一丝仁义的退让,将之翻出来,不啻于磨灭情分,得寸进尺。

祐宁帝面无表情,眸光不辨喜怒看着低头躬身立在大殿之中的萧长卿。

每个人都沉默无言,萧长赢想要站出来说话,被萧长卿一个眼神制止。

祐宁帝沉默了许久才道“科举之事一直是朕极力推行,意在使国有人可用,使民识文知礼,此次舞弊之案,是朕疏忽,任人失察。科举由前朝制定,本朝推行,疏漏之处定要实施之后方能体察。

着三省六部协商,如何能严明科考,避免舞弊,拟定一个章程,上奏于朕。今日朝会,诸卿若无奏禀,退朝吧。”

诸人对视一眼,立刻恭送陛下。

朝会散去,朝堂上的事情也就传到了沈羲和的耳里,对于薛佪带头要把舞弊案的脏水往已经故去的顾兆身上泼,沈羲和是恼怒的。

当日她坠入河中,若无顾青栀这个怪力乱神的机缘,她已经香消玉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