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郡主赠药。”萧华雍没有受伤的手伸出来。沈羲和特意注意了他的手指。
自从天山回来,每次见到萧华雍,他的三根手指都是缠裹着,应是受了伤,沈羲和不知受了怎样的伤。沈羲和盯着他手心朝上的手,并没有看到什么伤痕。
沈羲和将伤药放在萧华雍的手上,没有多言。
萧华雍拿了药收回手,开始抖落药粉在划伤之上,沈羲和也状似无意扫了两眼,却没有发现任何伤。
“郡主,我们都准备好了,快来指点一二。”步疏林站在炙肉的火堆旁,高喊一声。
沈羲和看了他们一眼,一想到自己不插手,这些人准会胡乱填塞一番,便走了过去。
她是不会动手的,都是说着让他们自己动手,尽管条件简陋,但很快就有香气飘散。
引得众人兴高采烈,纷纷延颈举踵,有的还夸张地动了动喉结。
沈羲和不由失笑,这些人什么珍馐美食没有尝过?不过是自己动手尤显得重视罢了。
就在野味要炙熟之际,有马蹄声传来,是步疏林的下属,他拎着几个竹筒递给步疏林。
“今儿你们有口福,沾了郡主之光,小爷我特意拿了珍藏的郫筒酒与你们尝尝。”步疏林接过来,就一人扔了一个,自己留了一个,殷勤地凑到沈羲和的面前。
从下属手里拿过放置在锦盒里的杯子,给沈羲和倒了一杯“甜的,你尝尝。”
蜀地有名酒,倾春酿于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香达于林外,不放香醪如蜜甜。
沈羲和早有耳闻,却从未饮过,应说她自幼从未喝过酒,她五内具弱,酒之刚烈,她极难承受。
闻着清香的一小杯,沈羲和有些心动,便接过手,浅浅抿了一口,甘甜之味在口中散开,又一股灼热之感滑下喉头,直击肠胃,在身体里蔓延开,驱走了一丝寒气。
“如何?”步疏林眼含期待地问。
“滋味甚美。”沈羲和认可。
步疏林满意地笑了,仰头就着竹筒就大口大口灌下去,豪放地用衣袖一抹嘴“你体弱,今日且尝尝味儿,待你好了之后,想吃多少我都给你弄来。”
她的话让萧华雍和崔晋百面色沉冷,倒是有相交过密的郎君捏着嗓子“世子爷,奴家也想吃。”
他旁边的郎君附和“可惜卿姿色欠佳。”
“讨厌~~~”
知道这群人就是纯粹对步疏林打趣,沈羲和也没有生气,毫无反应,面无表情。
步疏林凉飕飕地扫了两人一眼,目光投在远处的溪流上“郫筒酒无,水管够,你们要么?”
“不用不用,世子爷无需这般客气。”两人连连罢手,“我们是说要吃炙肉,吃炙肉。”
以前沈羲和对这些人或多或少是有些偏见的,总觉着他们游手好闲,虚度光阴,庸碌无为。
认识步疏林之后,沈羲和慢慢觉着有些人也许只是借此才来保全性命,有些人也许就是以此为乐,他们没有欺行霸市,没有仗势欺人,只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快活。
风流却不下流,人品端正,如何过活自己的人生,是每个人的权利。
沈羲和在理解这些人的同时,这些人吃着香喷喷的炙肉,也对冷若冰霜的沈羲和有了一些好感,似乎也并无传言中那般冷漠凉血,目中无人。
用完了炙肉,天光渐暗,再有半个时辰城门将关闭,众人一道启程。
越是达官显贵,越靠近皇城,走着走着,就只剩下崔晋百、萧华雍、沈羲和与步疏林。
长公主府和沈羲和的郡主府在一条街,步疏林的步府与崔晋百在一条街。
到了岔路口,步疏林道“崔石头,小爷要送郡主归家,你且自行。”
“我有些物件落在长公主府,随行止去一趟长公主府。”崔晋百道。
萧甫行刚刚弱冠之年,已经有了字,字行止。
萧华雍扫了崔晋百一眼,并未多言。
几人便继续往长公主府而去,沈羲和的郡主府在长公主府之后,也是曾经的公主府,后来祐宁帝单独赐予沈羲和。
先到了汝阳长公主府,萧华雍与崔晋百和她们道别,沈羲和亲眼看到长公主府的下人走出来,熟练、殷勤而又恭敬地招呼他们二人入内。
由下人的态度可以看出,崔晋百和萧甫行的关系的确很近。
沈羲和若有所思收回目光,步疏林将沈羲和送到郡主府,才调转马头离开。
萧华雍一入长公主府,汝阳长公主便将他带到了萧甫行的房内,真正的萧甫行一身素衣坐在房内看兵书,见到萧华雍回来,忙起身行礼。
“劳姑母等候,姑母早些歇下。”萧华雍温和地开口。
“时辰尚早,我往日也要亥时(21点)才歇下。”汝阳长公主笑道,“殿下……是心悦昭宁郡主?”
汝阳长公主是萧华雍的亲姑姑,因着韦焘一事,是萧华雍保全了他们母子三人,如今也就是萧华雍得用之人。
“是。”萧华雍大方承认。
“殿下不求陛下赐婚?”汝阳长公主问。
想来陛下是乐意沈岳山的女儿嫁给太子,没几年就能守寡,一辈子就被扣在京都。
亲王遗孀,只要沈岳山够强势,还能将女儿接回去,可曾经的太子妃却是不能。
“侄儿与她的婚事,往水到渠成,两情相悦。”萧华雍语气温柔透着呵护之情。
汝阳长公主明白了,太子殿下这是情根深种,不愿一道圣旨将沈羲和捆到身边。
萧华雍在公主府换回自己的妆容,借助密道回了东宫。
汝阳长公主府内,却又一道纤细的身影,深深凝望着他远去,眼神寥落。
“溪儿,你现在姓萧。”长公主轻声一叹。
她之所以问萧华雍,就是要让萧华雍亲口承认已有心悦之人,断了女儿的念头。
曾经的韦闻溪,今日的萧闻溪,她心悦萧华雍三年,十四岁那年在洛阳一见倾心,之后一直等着盼着他归来。
却等来了父亲犯下天大罪行,等来她改随母姓,同姓不通婚。
------题外话------
秦汉到明清都是规定同姓不通婚的,这算是古代礼教防止近亲结婚的措施,只是古代医疗水平有限,所以不知表兄弟姐妹也属于不能通婚的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