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人生中意义不同的青(1 / 1)

夜风徐徐,杨涛没有开空调,而是打开了窗子让那些新鲜空气灌满了整个车厢。带了点潮湿热气的晚风慢慢变凉,车厢里的温度也不似刚刚开车时候的炎热。

袁梦亚的心情也随着车厢里面的温度慢慢的平复了下来,这会儿已经变成了十足十的平静和坚定了。

以后她绝对不会那么懦弱了,也绝对不会让那些人牵着鼻子走了。

她女儿已经那么大了,女儿现在已经要面临自己未来的生活了,她不能因为自己内心的柔软就给女儿带来那么多的麻烦,招惹那么多得寸进尺的人,那样周缘的日子也肯定会被这些人搅得一团乱,这是她不想看到的。

车子在有些清冷的街道上飞驰,那些晚风带走了人们无限的思绪,也带走了那些内心的烦躁与不安。

杨涛和周缘两个人的婚事还没有定,更别提什么婚房了。

这会儿既然周缘的亲戚要看他们两个人未来生活的地方,那也只有杨涛外婆留下来的那套小院了。

城市的夜晚总是比白天安静许多的,那些宽大的马路难得如此清静,让车子在上面开过速度比平时快了许多。

饶是一个外乡人都知道他们现在越走就离常青市的市中心老城区越近,有些人在车里面面相觑,有点不敢置信,要是在一个省会城市的市中心有一套房子,别的不说,两口子吃饭肯定没什么问题,家庭最少是中产以上,而且看着人家杨涛对他们的态度如此之好,他们也就知道了,那个小杨对周缘是认真的,而且很重视她。

董灿坐在车子里,看着车子慢慢开进了受市政府重点保护的老城区,脸上的表情就别提多冷了。

心里的那些嫉妒和不公感又开始在她心里冒泡,像是翻滚的沸水一样,烫的让董灿心里难受。

车子慢慢的停在了一条铺满了青石板的小路外面,里面的那段路只能步行过去,车子是进不去的。

杨涛在这边有固定的停车位,等他把车子放好,这才带着周缘母女两个人和他们汇合。

一块来的几个亲戚看着他们家所在的环境,有些惊诧的问道“这不是市中心么?哪儿来的那么一个古色古香的院子?”

——

杨涛在这边有固定的停车位,等他把车子放好,这才带着周缘母女两个人和他们汇合。

一块来的几个亲戚看着他们家所在的环境,有些惊诧的问道“这不是市中心么?哪儿来的那么一个古色古香的院子?”

杨涛只是温和的笑了笑,但是没有开口回答他的问题“诸位这边请。”

一行二十几个人跟在杨涛的身后一路朝着里面走去,走过那些青石板铺就的路面,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心情似乎都沉淀了几分,好像来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方,他们心里的浮躁就慢慢地消失不见了似的,只余下了静谧和安详的感觉。

杨涛和周缘走在人群的最前面引路,身边跟着的是袁梦亚。

袁梦亚没有来过这个地方,哪怕自己的女儿已经来常青市生活了那么多年,她也从来没有逛过这个地方。这附近是政府保留的一片老城区,这她是知道的,可是她不知道就在老城墙的边儿上能有那么一大片的世外桃源,住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怪不得小杨这个孩子有时候豁达的如此与众不同。

周缘有些不解的问道“你干嘛不带他们去看你的那个毛坯房?哦不对,当时小海告诉过我,你那个房子是开发商送的装修,算是个精装修的房子。”

杨涛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你亲手设计的房子怎么能算咱们两个人的家?那套公寓我空着呢,什么时候你有空了就给咱们好好的设计一番,等里面的软装和硬装都改造好了,咱们住过去也行。那边离我们律师事务所比较近,不过要是我开车送你去公司的话,也挨着城市的主干道,比现在去你家要省一点时间。”

“停停停,你怎么又想的那么远了?”周缘忍不住轻笑出声,这眼前的一群大麻烦还没有解决呢,杨涛现在就想到了以后的事儿了,这不就是没有意义的空想了吗?

“远吗?”杨涛勾唇一笑,说道“为什么我觉得咱们两个人用不了几个月就会结婚呢?”

周缘一挑眉,反问一句“你哪儿来的自信?”

杨涛回过头看了袁梦亚一眼,笑得别提多开心了“当然是伯母给我的自信啊!”

周缘有些无语。

对哦,这个家伙特别的讨她妈妈欢心,如果人家两个人把结婚的日子都给定了,说不定她也只能有乖乖听人家安排的份儿。

放在以前,杨涛这番话听在她的耳朵里就是个玩笑话,可现在周缘却不觉得这是个玩笑了,他们两个人可是在周妈妈那边挂了号的,转正也是个名正言顺的事儿,说不定她老妈现在就觉得他们两个人不结婚还要谈恋爱就是在耽误时间呢。

按照她妈以前的逻辑,耽误结婚就是耽误孩子,耽误孩子就是耽误了孙子……

啊呸呸呸,什么孩子孙子的!她什么都没有想!

杨涛看着周缘那阵红阵白的脸,忍不住好笑“你想什么呢,表情那么精彩?”

周缘红着一张脸说道“什么都没有想,走吧,赶紧让他们看完房子就让他们赶紧回去歇着。我老姑父这一会儿一个想法,待会儿指不定还想干嘛呢,我可没那么大的精力陪他耗着。”

杨涛牵起了周缘的手,对她温和的一笑。

周缘看着周围静谧的环境,忍不住微微的叹了一口气“那么美的一条巷子,那么好的夜景,全让这些人给糟蹋了。”

“觉得这儿很美?”杨涛下意识的问道。

“是啊,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就觉得这里很美了。那天我被公司里的事儿弄得心情特别的不好,感觉自己可能离被老板炒鱿鱼不远了,可是没想到峰回路转,我会接了你的单。我第一次过来的时候是自己来的,打车到巷子口,一路走过来,心也就静了。”周缘看着周围家家户户的门庭都透着的那股古色古香的意蕴,有些羡慕的说道“我当时就在想,不知道谁那么好运气能在这样的一个地方长大,这里长大的孩子也肯定是个特别喜欢风雅和书画的人。”

杨涛看着周围的一切,笑着摇了摇头“要是你真的是在这个地方长大的,你肯定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不会吧?”周缘有些惊讶的看着他,反问一句“你不喜欢这儿么?”

她的表情很是夸张,好像杨涛如果不喜欢这个地方就是个罪过一样。

杨涛突然有些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说起来,其实他小时候的生活十分的单调,现在想一想,儿时的颜色就是这种带着苔藓潮湿味道的青。

从他很小的时候开始他就发现了自己的母亲生活的特别的不开心,她总是会把自己关起来,偶尔会哭的像个孩子,她有的时候会喝的酩酊大醉,抓着他一声声的问“为什么”,哪怕他哭的声音再大,她也从来没有松开过擒住儿子的手。有的时候她会突然离开家几天杳无音信,起初杨涛会觉得害怕无助,可是他发现妈妈每一次的突然离开之后很快就会回来,她回来的时候会带着浑身的落拓和哀伤,变成一个更加低迷忧郁的女人。等她回来之后,她会有很多天不吃一顿饭,只是一个人喝闷酒,至于自己的儿子……那并不是她关心的问题。

小的时候杨涛还会为自己被母亲冷落而感到难过,后来他慢慢地长大,再也不需要那些温柔的呵护。那个时候,小院的青色对于杨涛而言是一种无边的冷意,是一种无助而寂寞的颜色,也是一种教会他独立,教会他不依靠任何人的坚定之色。

又过了几年,那个从来没有善待过自己也没有善待过自己亲生儿子的女人因为胃癌入院,很快的就撒手人寰。那个时候的杨涛不过十三四岁,哪怕再过早熟也会因为失去了最重要的人而感觉到痛苦,这座院子里的青色就成了一种无边的孤独,让他感到彻夜的寒凉,像是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人生还是这一抹惨淡的青色。

他人生中唯一的光亮似乎就是他的外婆,那个永远穿着旗袍,梳着利落发髻的老者。

她会用宣纸铺满整个桌面,提着毛笔教他写字,也会在小院东边的小厨房里给他做一餐餐的饭食,用满含慈爱的眼神看着他大口大口的吃饭。有了她的陪伴,这座小院里的青色才成了他成长岁月中的春夏交替,秋冬轮回。

她用柔软的毛笔教会了他做人要如同写字一般端正,哪怕做事锋芒毕露,但为人一定要如毛笔一样柔和。她用一餐一饭,一茶一汤,教会他做人该是懂得节制克己,还要温润端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