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第142章 鸿爪(1 / 1)

陶家世代豪富,在静浦盘踞了数百年,不管朝代政权怎样更迭,又或者是经历怎样的乱世,即便偶有波折,也并未伤筋动骨,更没有影响到家族传承的根基。

但如果要说走出九州,向海外扩张的话,其实也就是陶风澈的爷爷,也就是陶老爷子那一代的事。现如今陶家在海外的那些生意,基本都是陶老爷子当年建立的基业。

虽然称不上数代单传,但陶家也一直子嗣单薄,明暗两边的生意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也免不得要倚仗些外姓人。

在陶知行葬礼上出言不逊试图逼宫,数月后又在陶家位于c国的生产线上做手脚的孙老,以及那些等待李律师宣读遗嘱的老人,都是当年跟着陶老爷子开疆拓土的人。

这群老臣如今都已垂垂老矣,也赚得盆满钵满,早就该金盆洗手颐养天年,按年从陶家领养老金,却依旧放不下手中的权利,时不时就冒出来给随月生添点麻烦。

好在这半年来,陶家新任家主心狠手辣、六亲不认已经是出了名的,一番震慑敲打下,这帮人也老实了不少,就像是一群食腐的秃鹫,只敢在低空中盘旋,等到猎物示弱濒死时,才落在地面上将其分食。

但这些人充其量也就是陶老爷子用得顺手的手下,他的心腹实际上另有其人——人数不多,即便算上徐松也就不到四个,其中一位姓赵,一位姓楚。

树大招风,陶家在海外的生意越做越大,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的人也越来越多。

陶老爷子出行都有保镖贴身保护,旁人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便将目光瞄准了他的得力助手,也算是敲山震虎。

赵峰夫妇二人均在陶氏公职,远赴d国谈生意时,遭到了当地恐怖组织的袭击。夫妻二人当场死亡,幼子赵嘉阳身在九州,由奶奶代为照顾,因此逃过一劫。

消息传回国内后,陶老爷子在书房静坐了许久,而晚年丧子的赵家奶奶则是当场昏厥,不久之后便撒手人寰。

赵嘉阳当时还不到五岁,按照惯例应该交由亲属抚养,陶家会出金额不小的抚恤金,足够他衣食无忧地长到成年。赵峰夫妇都是独生子,只有几个远方亲戚,负责人联系他们时为了防止有人见钱眼开,没有说明抚恤金的具体数额,只说夫妻二人出差时不幸遇难,算是因公去世,所以公司会给抚养他们孩子的人一笔钱云云。

即使是公司给钱,那又能给多少?几个亲戚谁也不愿意带上这么一个拖油瓶,来来去去踢了几趟皮球,最后回话说干脆让陶家的人把赵嘉阳送去孤儿院算了。

陶老爷子听到消息后,实在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陶知行跟赵嘉阳年纪相仿,干脆便把赵嘉阳收为养子,将他带回陶家,跟陶知行一同抚养。

可楚殷却是遗腹子。

楚天和殷夏是高中同学,从校园爱情一路走入婚礼殿堂,本是天造地设、人见人羡的一对。

楚天刚一毕业就加入陶氏,他做事细致、为人谨慎,身后有没什么别的势力,很快就得到了陶老爷子重用,成为了他的心腹之一,工资自然也水涨船高。

二人婚后不久,殷夏便辞去工作当起了家庭主妇,同时积极备孕,准备日后在家相夫教子。

可惜天不遂人愿,她一直都没有怀孕,两家的父母都催得急,好在楚天很疼妻子,将这些唠叨都一一挡了回去。

数年后,楚天飞往南半球出差,殷夏却在这时意外测出了怀孕。她将这个消息瞒了下来,一边预约医院准备去做产检,一边给楚天发信息,说自己想他了,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满心都是想等丈夫回国后给他一个惊喜。

可她最终却只等来了楚天视察工厂时不幸身亡的消息。

楚天是被敌对势力买凶暗杀,但殷夏不是陶氏的人,只知道楚天是在工作时不幸身亡,算算日期,竟然就是她发信息后几天。

……是不是她不发那条信息,楚天就不会在工作时着急出错,就还能活着?

自责的漩涡几乎要将她吞噬,她甚至有些懊悔自己在这种时候怀孕,但却又有几分庆幸——楚天的一部分基因就在这个孩子身上,ta是楚天生命的延续。

两边的父母都劝她将这个孩子打掉,可殷夏根本不听劝。她领了陶氏发的抚恤金,一个人住在她跟楚天曾经的婚房中,自认为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将这个孩子健健康康地抚养长大。

二人当时买房的时候囊中羞涩,买的是一套二手房,邻居多是隔壁纺织厂的职工,难免有些八卦嘴碎。

知道楚家发生的事后,不少人都在背后嚼闲话,说这孩子真是个灾星,还在娘胎里就克死了爹云云。可殷夏半点都没往心里去,她一个人扛过了艰难的孕期,满心都是对未出生孩子的期待——

&na,生下来的孩子一定也会继承双方的基因,是个非常优秀的alpha吧?

或许还长得很像楚天。

她怀孕时遭了大罪,生产时又碰上难产,紧急顺转剖,拼了命才将这个孩子生下来,却是个小猫一样的男性beta,连哭声都很细弱。

殷夏当时脸色就变了。

不是一个长得像楚天的alpha也就算了,怎么也得是个oga吧?为什么会是beta?

她历经千辛万苦,结果生下来一个长得跟自己这么像,半点看不出丈夫影子的,一个平庸的beta?

她整个人都傻了,完全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就连护士来问新生儿名字时,也就随口说了一句:“那就叫楚殷吧。”

“好的,殷女士。”

她当时的产后抑郁症其实已经很严重了,精神状态时好时坏,可惜公立医院中医护人员工作繁忙,无暇去关心一个普通产妇的心理健康;父母虽然有来探视,但她自从怀孕后脾气就一直阴晴不定,便也没人将她的反常放在心上。

等坐完月子,殷夏又将老人们从家中赶走,一个人待在曾经的爱巢中,靠存款与抚恤金度日,也没有出去工作,便也一直没人发现她的病情。

最终发现这一切的还是陶家的人。

陶氏下属的一个机构会定期带着礼物去探望这些遗孀,也算是公司福利的一部分。

工作人员刚一到楚家就感觉不对,楚殷看上去太瘦了——明明都已经三岁出头了,还像一岁多小孩儿似的又矮又瘦,再加上他眼睛又大,活像是个小骷髅,看着甚至有些吓人。

楚天生前对机构的负责人有恩,后者接到下属的报告后,思来想去,还是将这件事汇报给了陶老爷子。老爷子倒也还记得自己死在暗杀中的得力助手,抽了个空便去楚家看了看。

已经是六月份了,楚殷却还穿着长袖长裤。他的脸上泛着一层病态的红,也不知道是捂得太热还是生了病,整个人又瘦又小,像是张风一吹就能跑的小纸片。

即便小孩子骨架小,发育晚,这也太不正常了一点。

他心说不对,但也没表现出来,面色如常地跟殷夏打了招呼。殷夏得知他是丈夫生前的领导,招呼他去客厅坐下,又忙不迭地去厨房泡茶,楚殷怯生生地站在一边,看着有些焦急。

“怎么了?你吃糖吗?伯伯给你吃糖好不好?”

“别人给的东西不能吃。”楚殷拼命摇头。

陶老爷子刚想夸他家教不错,就听小孩儿继续说了下去。

“妈妈不泡,我泡。”他拼命摇头,急躁中掺杂了几分惶恐,“懒孩子要挨打的。”

陶老爷子一愣,赶忙拉过楚殷鸡爪一样的小手,将他的衣服袖子撸上去,脸色当即就变了,再一看小腿,面色便彻底阴了下来。

——这孩子身上全是青紫交错的伤痕,除了像是用衣架抽出来的长条伤外,还有很多被掐出来的,红肿发胀的指甲印,后背上更有一块成人巴掌大的淤青。

除了露出来的一张脸和一双手外,他全身上下竟是没有一块好皮。

就连被头发遮住的脖子后面,也有一道很深的掐痕。

陶老爷子来之前就大致了解了一下楚家的情况,当即就给陶家的私人医生打了电话,又通知保镖上来将殷夏“请”去医院,准备去做精神检查。

殷夏不愿配合,非说自己没有患病,可检查结果出来得很快——她是双相情感障碍,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陶老爷子看着楚殷就难过,再加上楚家的老人无力抚养,便想收养楚殷。反正养一个也是养,养两个也是养,这么小一个孩子能吃多少饭,又能花多少钱?

可殷夏到了这会儿,却又舍不得孩子了。她闹着不肯住院,陶老爷子几乎是将楚殷抢回陶家的。

楚殷还在娘胎里就营养不良,出生后又一直被生母虐待,饥一顿饱一顿的,到陶家当晚就开始发烧,病情反复不断,各类药品流水一般地送进卧室,直到大半个月后才勉强能下地。

陶知行和赵嘉阳都是身强体壮的alpha,陶老爷子根本就没见过这阵仗,整个人都慌了神,要求陶家的私人医生寸步不离不说,还请来了陶家投资的私人医院的儿科专家会诊。

专家们讨论来讨论去,得出来的结果很一致——孩子年纪小,拖得又太久了,没法根治,只能慢慢调养。

好在陶家本身做的就是医药生意,最不缺的就是药和钱,总算是给楚殷从死神手底下抢回一条命来。

楚殷身体太差,同龄人读幼儿园的时候他在家养病,等到了该读小学的年纪,陶老爷子看着他好不容易养出来点肉的脸,实在是不放心他去学校上学,更何况,医生也不建议他去学校。

家里的几个大人商量半天,最终决定给他请几位家庭教师,来家里一对一辅导。

陶家三个孩子中,楚殷年纪最小,赵嘉阳比他大三岁,陶知行却比他大了五岁。楚殷很喜欢这两个哥哥,但却更黏赵嘉阳一些——

陶知行是陶家的继承人,要学的东西本来就多,再加上他是大哥,有时候会端一下长兄的架子,楚殷对他更多的是尊敬。

但赵嘉阳不一样。

赵嘉阳也是养子,两个人天生就身份相近。再加上楚殷身体羸弱,一直在家养病,几乎都没怎么下过山,赵嘉阳更加觉得这个弟弟可怜,经常给他带点小玩具回来,写完作业之后还会跑去陪楚殷玩。

那段时间经常发生的事是,陶知行在书房听老师讲课,赵嘉阳写完了作业,带着楚殷就去院子里荡秋千。

楚殷坐在秋千上慢悠悠地荡,赵嘉阳站在后面帮他推,保镖心惊胆战地站在一旁护着,徐松端着药笑眯眯地站在旁边,等楚殷玩够了下来喝。

那是最好的时候。

时光飞逝,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楚殷对赵嘉阳的依赖渐渐变成了一些暗生的情愫,而赵嘉阳对他下意识地照顾与回护也逐渐变味,家里的几个长辈看在眼里乐在心里,都对这个发展乐见其成。

——alpha跟beta结婚的例子虽然少,但也并不罕见,赵嘉阳和楚殷竹马竹马一起长大,日后要是能走在一起,也算是件好事。

赵嘉阳天生风流,即便是无心之举,也能俘获不少芳心。陶知行虽然比赵嘉阳高了两级,但一直都读的一个学校,据他传回来的小道消息,从上初中开始,赵嘉阳收的情书就没断过。

但一碰上楚殷,赵嘉阳就像是被拔了牙的老虎,整个人都老老实实的,丝毫不敢逾矩。

而楚殷体弱多病,又没怎么见过外人,整个人单纯到了极点,家里成天担心他被骗,有赵嘉阳来照顾,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包括陶知行在内,陶家上下都对这俩人的发展乐见其成,就看他俩谁先按捺不住先表白了。没想到在赵嘉阳高中毕业那年,还是出了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