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嗯,薇儿,前几日,我看的一奇书,不同于先生教我们的书、经,通篇白话,专说人间故事,看后让人百转回肠”。慧儿忽然想到前几日读的书,也借此岔开话题。
“哥哥看的甚书,值得如此夸赞”?薇儿毕竟小儿女,不禁好奇问道。
“此书说的是早年间一件故事,话说有一书生,聪敏过人,待人敦厚有礼,是个谦谦君子,怎奈家境贫寒。同乡有一大户,家资巨万,广有田产,家中止有一女,是温柔贤淑,靓丽可人。书生苦读诗书,精研字画,最是写得一手好字。
一日,大户家为贺祖母寿辰,请书生代写寿联,且润笔颇丰。书生原不是迂腐书虫,又兼之读书人靠诗书为生也不辱斯文,于是便去了主家接了这桩差事。
事情到此便也罢了,偏偏这一日通府人人欢闹,个个喜笑颜开,平日里足不出户的小姐借着这喜庆时节,也出来透透气儿,也顺便给老奶奶贺个寿。不期行至书房门外,正遇着写好寿联准备回去的书生。原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富家小姐就遇着了着贫寒书生,这还罢了,偏偏一个翩翩佳公子,一个娇弱俏佳人,书生虽家贫,但身长气刚,浸的诗书久了,早去了浊气,虽不甚雄健,也器宇轩昂。又因诗书在乡间也得了些名望,小姐不免就多看了几眼,不觉竟渐渐入了心。书生见着小姐,也惊若天人。寿宴办得圆满,寿联也颇具功力,得人人夸赞,小姐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虽十五芳华,但未经世事,不解风情,自见了书生,却似开了心窍,越发想念起来,这些日听得人人夸赞书生寿联写得好,竟越发入了境,渐渐不思茶饭起来。
书生离了府,回到家,也是日思夜想,但苦于门第之见,始终无法如愿。细思下来,也只有仕途一道,方能更命改运,或能得着小姐垂青,于是更是用心诗书。书生早已通过院试,来年秋闱,也一举得中,再年,许是运气好,官家遇着喜事儿,增了一科会试,书生打点行装,以备进京。
进京前,书生念念不忘小姐,思量良久,终是鼓足勇气去大户府家拜望,大户因着书生举人身份,倒是没有托大,请进府来叙话,寒暄已毕,书生呐呐欲语,大户便问其详,书生说出来意。大户静思良久,虽觉书生唐突,但念在其一片赤诚,又觉书生来日或真能金榜题名,回告书生两年之期,又狠狠心,许了小姐与书生相会一叙。书生大喜拜谢。
次日,书生启程,大户着人送银百两,以作缠资。书生踌躇满志,远赴京城。又道是物极必反、喜极生悲,书生一路癫狂,意及以自身才学,虽说得中金榜说不得探囊取物,也是成多败少,心思焦躁,行得急了,却是不经意生了些虚寒,到得京城,匆匆赁了房子住下,日盼夜盼会试之期,未顾及自己身子,有无人身边伺应,不意竟病倒了。
书生原本体弱,由南至北,水土也有些不适,从初春至夏,途中不期受了寒凉,这一病便来得有些急猛,一下子竟是难以起身。店家帮忙请了郎中,煮了汤药,将养了三月后将将好转,不日会试已至,虽然病着些日子,到底读书考试不是凭一时之能,就着这些年的苦读,虽没得中状元、探花、榜眼,却也金榜题名。
这一日,放了榜,各地赶考书生都去看榜,店家也派了伶俐的小二自去打探消息,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中了的,欢天喜地,未得中的,捶胸顿足。店家派去的小二不久急急跑回来,进门就大呼“中了、中了”,“恭喜、恭喜”的,掌柜的听了也是满心欢喜,吩咐人去割肉买酒,杀羊烫鸡。这自己的住客得中金榜,那是店家的福分,也是日后的招牌,过后,不说再有会试,就是普通住客,也欢喜讨些彩头,甚至行商也会来沾沾中榜仕子的福气,住一下当年得中金榜的仕子们住过的房间。这时,书生也回得店来,满脸掩不住的欢喜,与掌柜的和众人拱手谢礼。掌柜的亦是高兴地连连作揖,心道”这以后就是大老爷了”。掌柜的请众人吃过酒饭,专一送书生入房,且用红绸包了一封银子,叫小二打了热水来与水生洗用。书生高兴,酒有些多了,有点木木的回礼掌柜,小二过来相帮着书生收拾洗漱,服侍书生睡下方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