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见(1 / 1)

雀水楼 晴天皮皮 1442 字 2020-09-14

南方的四月中旬,绿荫成林,轻风微徐,甚是惬意。

沿海的勤州市早已迈入夏天,蝉鸣声声从远处的白玉兰树穿透过来,声音里仿佛夹裹着玉兰的幽香,让人忍不住多吸几口这馨香的空气。

研究所综合楼8楼主任秘书办公室里,程安安穿着便服,笔直地站着。

办公桌前的主任第一秘书,上5年前与程安安同组的一位科技员,依然干练不苟言笑。

第一秘书将一张工作调令递给她,抬头看了她一眼,轻言道“主任出差了,这是调令。走流程后直接过去报到就可以了。”

“好的。”程安安双手有些颤,接过这张薄薄却如千斤重的纸,心情些许低落。

“调令来得很突然,我也是昨天下午才接到电话的。”第一秘书无奈地说。

“嗯。”程安安眼眶微润。

“没事的,想开些,总会好起来的。”第一秘书起身送她到门口。

“谢谢高老师!”程安安嘴角用力往上扬,勉强在脸上挤出一道苦涩的笑,和高老师道别。

没有多余的缓冲时间给程安安考虑太多,她就被调去零售专卖3号店,这门店位于cbd最中心的中心,这儿人流密集,店大,工作量不言而喻,也大,店员有20多人。而零售的高端精品种类,比其它门店还多,虽然走的是高端路线,店里的顾客真不少。

程安安在大家惊讶又好奇的目光中完成工作交接后,换上了专卖店的苎麻料水稻服,戴着口罩从储物间内推出几大包精装米。

室内中央空调徐徐送来26c的清风,也吹不散程安安内心的抑郁。

傅晓城戴着口罩,穿着白衫黑裤慢悠悠地走过来,站在程安安面前。

程安安抬眼,微红的眼睛泛着水雾,睫毛上还挂着细小水珠,声音有些低哑“欢迎光临,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傅晓城一瞥,将视线落向另一边,回应“买米。”

程安安看他也戴着口罩,说话带鼻音,精神不是太好,便问“感冒?”

“嗯。”

“去医院看了吗?”

“风寒,开药了。”傅晓城扬了扬手中的中药袋。

“那可以煲糯米葱白粥,煲粥用圆糯米最好不过了。带您看样好东西。”程安安抖起精神,睫毛眨了眨,挂在上面的细细小珠滑了下来。

程安安领着他到左侧水稻种植模型区,指着玻璃旁的模拟梯田水稻说“这是我们产自云南墨江的绿禾师圆糯米,当地光热条件极好,土壤肥沃,经历5次筛选谷种、保温箱中发芽、耕田插秧、除虫、施农家肥,种植严格按照23 x 15规格执行,每穴插植3粒谷苗。”

递过几束挂满稻谷的水稻给他看“中期生长修剪去掉一些侧苗,所以总产量不多,收割时也是我们人工用剪刀将水稻一根根剪下的,实实在在的原生态水稻。”

傅晓城脑袋昏沉,第一次听说收割稻谷是用剪刀剪的,提起了兴趣聆听。

程安安戴上e手套,剪开一袋圆糯米落入木屉中,左手掬了一小把捧到他面前,右手拨弄着米粒,双眼闪闪带着星光“您看它们长得圆嘟嘟,是不是特别可爱?这糯米叫糯圆圆,在国内圆糯米十大品牌中排行老三,口感甜腻,软糯清香特别棒,每袋净重800克,日常食用很方便。”

傅晓城看着一颗颗滚动的糯米“嗯,买2袋。”

程安安将2袋糯圆圆提到柜台,侧头对他说“回家后,先把糯米入锅煮熟后,加入捣烂的生姜、葱、倒一点米醋,搅拌起锅就可以喝了。”

“好。”傅晓城觉得她讲解专业到位,挺好的。

程安安挥手:“注意休息,少量多次喝水呀。祝早日康复,下次光临!”

临近下班高峰,陆陆续续来了很多顾客。傅晓城提着糯米走到梯田水稻区,回头看了眼忙碌中的程安安,窗外的玉兰花开,蝉鸣声更悦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