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决战前夕(六)(1 / 1)

豫州。

小沛。

府衙内。

“曹军动向如何?”刘备见到简雍进来,赶紧询问情况。

“斥候来报,曹军主力现以官渡为基,屯粮于此,分遣别部于禁,守东郡白马、濮阳;琅琊臧霸,领徐州之众为之援,拒袁绍青州之士于齐,双方不分胜负;而河内由曹操派遣太守魏种守之。”

“听闻荆州南阳张绣已降?”刘备问道。

“然也。”简雍摸了摸下巴,“未料张绣竟然降曹,杀子之仇,曹操竟既往不咎,奇也!”

刘备不由得想起当日的梅园之会,那位说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人。

缓慢而又凝重的说道“莫要小觑天下英雄!”

简雍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建议道“玄德,如今孙策兵进丹阳,欲伐徐州,广陵太守陈登,独木难支矣,吾等可否乘机伐之?”

刘备摇了摇头,“陈元龙,湖海之士,备不忍伐之!”

(陈登和刘备的私交很好,陈登曾经盛赞刘备“天下英雄,吾敬刘玄德!”)

简雍也自然知道刘备与陈登惺惺相惜的故事,只是提个意见,既然刘备不采纳,那就算了,转而建议道“孙策近在吴郡,玄德何不写信结之!”

刘备问道“孙策与曹操有秦晋之好,当与我相结乎?”

简雍道“其伐陈登,固然有私仇在内,然陈登已心向曹公,若说孙策真无半点私心,一心为公,玄德信乎?”

说完还挑了挑眉头。

刘备大笑,“然!宪和所言甚是!”

说完,刘备想了想,问道“宪和以为我与刘景升相结如何?”

简雍沉吟了一会,说道“刘景升欲以江汉,而观天下,世人皆知。窃以为其心恐更向盟主(袁绍)矣!”

刘备说道“盟主与刘表旧相交结于大将军府,同殿为臣,自是不同。”

简雍点点头“然也!玄德既已遣孙乾赶赴河北,刘荆州自然当可相交结,引以为援。”

说完,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补充了一句“倘若徐州有失,亦不失为一退路!”

刘备慎重的点点头。

荆州。

襄阳。

刘表的神色很是难看,好不容易快要平定长沙的叛乱了,结果北面引以为藩篱的张绣居然投靠曹操了。

如果眼神能杀人,刘表的目光,不知已经穿透多少障碍,将张绣盯死了。

在张济死后给了张绣容身之处,同时还给了那么物资支援,甚至三番五次的带兵帮助其击退曹操来犯,结果呢?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尽然跑到曹操那边去了!

幕僚自然也不敢在最近去触刘表的霉头。

“报!徐州刘备来信!”属下报告消息。

刘表伸手从下人手里接过信件。

不一会,神色便好看了许多,刘备在信中自然是大肆的吹捧刘表,“汉室忠臣,国家擎柱”等等溢美之词向着刘表扑来,得到同为州牧的宗室族人如此吹捧,刘表的心情自然好了起来。

对着群下说道“曹孟德屡次以天子之令要我,甚至以莫须有罪名怪之!诛杀贤臣于室外,迫害忠良于朝堂,诸君以为然乎?”

群下自然跟着刘表的说辞。

“曹孟德欺人太甚!欺我荆州无人乎!”这是武将派。

“曹操胁迫天子,人神共愤!自当诛之!”这是文臣派。

几个大家族的人,诸如蔡氏、蒯氏却都没有开口。

刘表深深看了他们一眼,没有说话。

“报!桂阳急信!”一个下臣,飞快的奔到刘表身前。

刘表接过手信,看完,浑身一震!

“交州牧张津,兴兵数万,北上欲伐桂阳,桂阳告急!”

“嘭!”

刘表踢翻了在身前的矮桌。

咬牙切齿的说道“曹孟德!”

数月前。

许都。

夜。

曹操写信道“吾与子云,同殿为臣,昔在京师,志匡王室,今子云虽临荒域,不得参与本朝,亦国家之藩镇,吾之外援也。

刘景升不顾皇恩,逾越祖制,天下愤怒,故群起而伐之;

益州牧刘璋攻其左;吴侯孙策攻其右;更有故长沙太守张羡,为民请命,引三郡而拒之!

今张羡虽亡,然则长沙之人仍念其旧恩也!

今愿君顾念天子之恩,匡扶汉室,以正社稷,兴交州之军,伐荆州之逆,则天下甚幸!

唯子云汉室忠臣,谨长沙、桂阳等三郡以托之!

曹孟德谨上!”

扬州。

吴郡。

“吴侯!徐州刘备有信到。”

孙策骑于马上,张昭同样骑马立于身边,接过书信,孙策看完,递给了张昭。

孙策问道“子布以为,刘玄德其人如何?”

张昭望着正在行进的士卒,说道“窃以为,英雄耳!”

孙策又问道“吾比之如何?”

张昭道“将军英姿,世所罕见耳!天下英雄,谁堪与之伯仲耶!”

孙策大笑“不曾闻子布善赞人焉?”

说罢,两人皆是大笑起来。

言归正传,孙策认真的问道“刘玄德欲以我为援,共谋曹公,子布以为如何?”

张昭正色道“将军袁术故吏也,袁术旧部今皆为将军所有,曹操与袁术之仇,不共戴天。今曹操虽亲结,然窃为将军忧之!”

孙策郑重的点点头“吾视之亦然也!我军新招之人,多为袁术旧部,其与曹操之仇,不可一言而尽,曹操岂不知之?

我举江东之众,据大河以南,曹操若真心待之,何不以我为荆州牧?刘景升逆之久矣,吾举兵伐黄祖于江夏间,破其大众,何故以严象领扬州?

望着涛涛的江水,孙策叹息道“吾知其矣!”

小知识

许靖在交州避难的时候,这样写信给过曹操。

三国志许靖传“知圣主允明,显授足下专征之任,凡诸逆节,多所诛讨,想力竞者一心,顺从者同规矣。

又张子云昔在京师,志匡王室,今虽临荒域,不得参与本朝,亦国家之藩镇,足下之外援也。

若荆、楚平和,王泽南至,足下忽有声命于子云,勤见保属,令得假途由荆州出,不然,当复相绍介于益州兄弟,使相纳受。倘天假其年,人缓其祸,得归死国家,解逋逃之负,泯躯九泉,将复何恨!

《三国志·薛琮传》“吕岱从交州召出,综惧继岱者非其人,上疏曰‘次得南阳张津,与荆州牧刘表为隙,兵弱敌强,岁岁兴军,诸将厌患,去留自在。津小检摄,威武不足,为所陵侮,遂至杀没。’”

注意第二段,张子云就是张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