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复仇(二)(1 / 1)

“伯言,我等此去东武阳,未曾与夫子交代,夫子怪罪下来?如何是好?”路上,李敢问薛议。

薛议答道“我等为孟阳报仇,夫子应当不会降罪我等。”

心里想的却是“程老头现在估计在拍桌子吧,~~~”

一行十四人从鄄城出发,经过秦亭附近的渡口,前往北岸,在去东武阳。

夜晚。

智伯站在回廊的屋檐下,望着天空。

白天,他发现薛议在收拾行囊的时候,就进行过劝说“薛郎可是要去复仇?”

“然也。”

“可有计策?”

“已有计策!”

智伯还是劝道“老爷弟子,唯孟阳与薛郎最贤,孟阳之事,老爷已是伤心不已,若是薛郎”

薛议打断道“然则人活一世,有所为,有所不为。”

智伯还是问了出来“若薛郎一去无回?”

薛议一怔,他终不是那只了无牵挂的猴子,于是开口道“事不可为,便回。”

智伯这才点了点头。

夜晚的天空是多么的漂亮啊,“年轻真好!”智伯想到。

徐州。

郯县。

陶谦病重,结合各方利益与推荐,考虑豫州刺史刘备为接班人。

济阴郡。

鄄城。

曹操率领大军进攻吕布,吕布摆开阵势,即将会战于濮阳城外。

(曹操的兵力优于吕布。)

东郡。

东武阳。

薛议等人混入城中已经半个多月了。

“伯言可曾定计?”李敢问道,一直都在赶路,李敢对于具体的计划还不太清楚,只知道大概和‘会猎’有关。

“然,听闻曹性喜于会猎?”薛议点点头,再次确定式的询问左右斥候。

“然,曹性善使弓,故好会猎,吕布军中皆知。”左右答。

“这几日可有出城会猎?”薛议继续询问。

“有也,少则三日,多则五日,曹性必猎于西北之林。”左右继续答。

“可有护卫?”

“有,当时我等皆扮作樵夫,发现护卫只人而已。”

这时,薛议偏过头去,看了李敢一眼,发现他也看了过来,瞬间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西北之林可有地图?”

“林深木广,未有地图,但曹性每次必走一小道。”

薛议眼睛一亮,示意斥候将地方画出来,李敢也附上前来观看。

“就是此处了”斥候指着地图的某条小路示意道。“小道此处野物颇多,但周围树木不深,不可藏人。”

“不可藏人?”薛议默默地把“埋伏选项在心里面划掉,那么只能强攻了?不,或许可以出其不意。”

开口道“明日可先去西北之林查看,再做定夺!”

李敢点头同意。

西北之林。

“小道是东西向,东边便是东武阳方向,曹性若是打猎,也会从这边过来,道路只有两匹马行走的宽度,骑在马上,周围草木不深,林中的各种动向也一览无余。”薛议望着小路,左右林中不时还能看见各种野生动物跑过,认真的想到“确实不好埋伏,周围视野太开阔了,只能正面相遇了”

片刻后,薛议对着同行的李敢说道“我有一计。”

于是对着李敢说出了计策,李敢闻言眉毛一挑“是否太过冒险?”

薛议反问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李敢沉默了,良久后说道“刀剑无眼,恐有身陨之危!”

薛议郑重的说道“孟阳已死,吾等为其复仇,既来之,则生死置于度外,当有豫让之决心,君以为然乎?”

李敢望着薛议坚定的眼神,双拳紧握,重重的点点头“然也!”

濮阳。

曹操与吕布大战于濮阳外,两军展开阵势,吕布以突骑进攻曹操军青州方阵,青州军大溃,冲击曹操本阵,战场一片混乱,各自为战。

曹操于乱军之中突围而出,坠马,左手掌受到了烧伤,在军司马楼异的掩护下,方才逃过一劫,楼异扶着曹操上马,退出了战场。

于此同时曹营之中,发现曹操许久没有出现的诸将士皆担心曹操是否遭遇了不测,于是曹操回营后,第一件事便是托着伤躯,各个营地中巡视,稳定军心,以平谣言,鼓励将士们继续进攻。

(遂进军攻之。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曹操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未至营止,诸将未与太祖相见,皆怖。曹操乃自力劳军,令军中促为攻具,进复攻之。)

又下令修建攻城器具,筹备攻城。

由于吕布在城外设置了若干座军营用于防守,于是命令于禁率领别部攻打位于濮阳城南的吕布军营,自己带领另外一只部队乘夜晚进攻城西的吕布军营。

就在曹操和吕布在濮阳打的热火朝天之际。

曹操的求援书信到达了邺城。

袁绍就曹操和吕布争夺兖州的问题询问部下,皆认为曹操是袁绍的爪牙,而张邈之辈与袁绍有隙,且吕布反复无常,宜助曹操。

但同时,更加希望的是,通过控制曹操的家人,完全的掌控曹操

分割线

扬州。

孙策围攻庐江的第二年,攻破庐江,庐江太守陆康,城破后不久即病死。

袁术准备表孙策为庐江太守,但是有人出来反对,“要是给了孙策庐江太守之职,那么现在袁术势力手下的底盘可大部分都是孙家人了。”(袁术当时的势力地图及任命情况在书友圈,审核还没通过~)

袁术这才任命故吏刘勋为庐江太守。

《孙策传》术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策骑士有罪,逃入术营,隐于内厩。策指使人就斩之,讫,诣术谢。

术曰“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由是军中益畏惮之。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阳陈纪。

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康不与,术大怒。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策尝衔恨。术遣策攻康,谓曰“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

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策益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