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猫腻(1 / 1)

胡介中带莫雅他们去的第一个宅子在兴怀里座,距离繁锦里座不过两条街的距离,出去购置买卖倒也方便。

宅子占地大概一亩,北面是正房,东西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整体由廊子贯通。

大家也别给莫雅出主意,买那种类似商品房的小房子。在地广人稀的古代,四合院是启丘最低的标准。

这样的宅子在大靕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以莫雅现代人的目光,这就是豪宅级别,当然是就面积而言。

莫雅生活的时代地球人口已经突破百亿,加上环境污染和破坏,人均居住面积不到五平方米。像莫雅这类勉强维持温饱的低收入群体住的都是“棺材房”。

不过这处宅子有一样不好的是与之不远处是赌档,莫雅他们到的时候正好看到不少人进出赌档,有的是沉溺赌博的颓态,有的是赌红了脸,甚至有的因出千或欠钱被打。

就凭这点,莫雅立马给这处宅子打上叉。

“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阐明一个重要道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要是住在这里,小熙学坏了怎么办。

显然这么想的不止莫雅一人,孙高氏也是。

胡介中将两人的不满收入眼帘,却不见担忧之色,反而暗自窃喜。

“若老夫人不喜此宅子,咱们去下一家。”

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二个宅子。这个宅子位于仁安里座,离繁锦里座稍远,不过附近有个小集市,能够满足日常所需。这个宅子比前面那个大一些,是二进院落。

在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加隔墙,将院落划分了内外两重。隔墙合龙处设二门,以供出入。北房排出七间,正房三间,两侧耳房各两间。

厢房设有外廊,外廊之间由抄手游廊连接。抄手游廊由厢房南侧转接,烟障墙内侧延伸并交于二门。二门采用四柱垂花门形式,与两侧游廊相接。院落四周种植着绿竹疏桐,环境极为清雅怡人。

让莫雅和孙高氏满意的是隔着一条街就有间书院,孙骏熙以后也许有机会入读。

见莫雅频频点头,胡介中做足嘴上功夫“此宅格局宽敞,光线足,闹中取静。就近便有书院,方便小郎君日后求学。”

孙高氏深感合意“雅儿意下如何?”

“祖母和小熙喜欢就行。”莫雅没意见。

“熙儿呢?”

孙骏熙更没意见,笑着点头。

“阁下,且问此宅子值何价?”孙高氏问。

胡介中掩住得逞的笑意“古话说得好,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宅子的主人急着离开启丘,价钱也降了不少,只要两百两。”

省吃节用惯了的孙高氏咋舌不已,一时间忘了身上的钱是足够。

其实可以理解,孙高氏大半生都没见过大钱。三百两在她看来是能够花一辈子,怎也料不到光买宅子就用去一大半。

莫雅则没什么感觉,不过她是因为对古代的物价还没有深刻体会,更因为她的脑子换算不出古代的银两相当于现代的价值。

“这价钱着实不贵,”胡介中极力推销“宅子里刚装潢不久,家具也齐全。若不是主人家急着走,此宅子断断不会如此廉价。”

的确,这样带装修和全套家具的宅子的价格起码要翻一番。如果莫雅买下来,看似捡了便宜。

可是胡介中隐瞒了部分情况。这个宅子的原主人是去年买下的,入住的是冬季。他们为了取暖,在屋里烧炭,最后因碳毒,即是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而全家死光。自此,宅子成了附近讳莫如深的凶宅。

这种无主住宅都会收归官府,再随机分配到牙侩,让他们寻找买主。

但古人敬神畏鬼,认为枉死的冤魂还留在宅子,哪怕睡大街都没人愿意住这。这间宅子就一直压在胡介中手里,他也认为不吉利,想快点脱手。

久而久之,胡介中想到个生财法子。

他串通宅子周边的人,隐瞒鬼屋的事。只要骗到人下订或者买走,都会给钱。

大靕律法规定,凡是买主交付订金(全额的一半),都算是成功交易,牙侩都有分佣。

胡介中抓住这个漏洞,骗了不少人。每个吃亏的人不但白白浪费钱,还因为不敢住而空着宅子。

他尝了甜头,便一发不可收拾。但城里不好找不知情的客源,只能把主意放在外乡人。

胡介中一眼看穿莫雅三人的底细,不是富贵人家,全是妇幼老少没个男人当家,又没有亲戚可倚靠,不就是最合适的冤大头。

“老身还想再看看。”孙高氏犹豫道。

胡介中放长线钓大鱼“应当的,我们去下一处宅子。”

第三个宅子和第一个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旁边有间不大的妓院。这个就更不行,孙高氏想都不想就否决。

买房不是买菜,自然要深思熟虑,所以孙高氏没有立马决定买第二处宅子。

“置宅非小事,老夫人慢慢考虑亦无妨。”

胡介中不担心“鱼”跑掉。因为他明白越是这样,莫雅他们越没有防范心。

虽然全程马车代步,但看完三处宅子天色渐暗,莫雅三人回到旅舍歇息。

那晚孙高氏心不在焉,总在想第二间宅子。

“祖母要真喜欢第二个房子就买下它,”莫雅放下筷子“家是要住一辈子的地方,当然挑最好,最满意的。”

“可二百两也太…”

莫雅给她灌输现代金钱观“钱是挣出来,不是省出来。最重要的是那里靠近书院,小熙真能进去读书,也比较方便。”

临近书院也是吸引孙高氏最大的要素,即便她嘴上不说,可心中的秤已经偏向“买”这边。

三天过去了,这三天里胡介中还假模假样地带着莫雅他们去看其他宅子,可无一例外的都是比那凶宅差。

期间他又自编自导自演一出“也有人看中那处宅子,已经准备下订”的双簧戏,孙高氏终于下定决心买处宅子,而且她还担心被所谓的第二个买家抢走宅子,索性全额付清房款。

就这样,“鱼儿”华丽丽的上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