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当年旧案(1 / 1)

闻君有郎意 诗雨如梦 1177 字 3个月前

第二日一早,天才刚刚放亮,城门也才开到一半,便见几匹快马风驰电掣般冲出城门。

睡眼惺忪的城门郎揉了揉眼,几乎疑心自己眼花。

刚才真有人出了城?

太子被刺一事,早已在齐州城内传开。

齐州城近日已经戒严,进出都有人盘查。

这伙人没待盘查,也没亮出任何代表身份的信物,而是直接穿门而去。

按上头的命令,是完全可以当作贼匪格杀勿论的。

但,眼下的同伴总共才四人,城楼上彻夜值守的官兵正在换班,根本没人留意城门口的动静。

就这怔愣的片刻,那几匹快马已经驶出老远,渐渐地只剩了几个黑点,片刻后连黑点也不见了,只余下得得的马蹄声。

楼上的官兵这才反应过来,忙喝斥着冲下来追,哪还追得上?

不到顿饭的工夫,贼匪带着太子出城的消息便在城内传开。

留香客栈里,沈闻姜把刚刚夹起的包子放进嘴里轻咬了一口。

嗯,味道不错。

“这是他们放出的烟雾弹。”沈闻姜慢慢道:“太子一定还在城里。”

太子如今是他们手里最重要的筹码,被关的地方一定很保险,也很秘密。

但不会远离主谋们的视线。

而主谋们也一定还在这齐州城。

因为,这是他们的老巢。

与此同时,人字十二号房的纪南城也得到消息,推出的结果与沈闻姜一样。

他忙吩咐纪五,“把人手都撒出去,青楼,酒肆,戏院,赌坊,尤其这些灰色地带,更得仔细地查。”

“注意,别暴露了身份。”

此次侯爷派给他的皆是亲信,更是在军中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将,做起这些事情来很是得心应手。

纪南城的目的是救人。

只要救出太子,其余事他不想参与。

从昨晚那小乞儿塞给他纸条来看,自己的行踪早在对方的监视下。

如此,救人就只能暗中偷偷的救,不能被对方察觉,表面上还得装出查案的样子。

当然,他也没那么大气,大包大揽下所有事。

所以,那些大人们,也该出出力了。

纪南城再次走进驿馆,请了所有官员一起议事。

当着官员们的面,他将那张纸条拿了出来,并让他们依次传看。

末了道:“这是在下今早在窗户棱上发现的。在下不为官,不上朝,对当年的事实在不清楚,还请诸位大人详细讲讲。”

闻言,那几位礼部的官员们你瞅瞅我,我看看你,纷纷摇头。

他们是在礼部当的值,没事谁会去管兵部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

却在这时,其中一位姓刘的大人犹豫着说道:“下官约摸想起一些,世子,你不妨听听,做个参考。”

“好,请说。”

那位刘大人看了杨大人一眼,才缓缓说道:“当年,那批军需货物从采买、制作到最后的押运,都是由郭家负责的。由于时间紧迫,任务重大,郭源调派了郭氏镖局的所有好手,另有朝廷调派的数百精兵一起上的路,但最后还是被一伙山匪劫走了。”

他这一说,其余几位大人便跟着频频点头,似是想起来有这么件事。

“此事报到兵部,萧大人大怒,派数万精兵围剿,终于将那伙山匪剿杀殆尽,活捉匪首。”

说到这里,刘大人叹了口气,神情微微有些异样。

纪南城凝神,听得很是认真。

当年那事发生时,他和太子其实都不在京城,而是被禁足在岭山的皇家别院。

太子那时还不是太子,却也年少多情,竟然喜欢上了一位平民百姓家的女儿,并与那小娘子有了一夕之欢,还承诺要纳她为妾。

偏皇后不肯,又怕被陛下发现,便连夜将他们送去了皇家别院,禁足自省。

现在想来,皇后那时并不是怕被陛下发现,而是早就与萧家拟定了针对郭家的计划。

计划即将上演,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受其影响,所以才把他们送走。

三个月后,他们才被皇后接回宫来。

此时一切已成定局。

父亲那时尚在边关,母亲倒是同他说起过,感叹郭家时也命也。

然而此事与纪家无关,他当时也没多在意。

原来,事情竟然是这样的。

只听刘大人继续说道:“一番强势的攻打后,派去的精兵占领了山寨,从山寨里搜出了不少好物,同时在匪首的招供下,顺利找到了郭源押送的那批军需物。”

这仿佛是一个故事,所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

杨大人仿佛也是第一次听到此事的细节,脸上的神情更是专注。

刘大人清咳了一声,脸色陡然变得忿忿,“然而在运货下山的途中,一个士兵偶然划破了麻袋里的棉衣,愕然发现那棉衣里絮的并不是棉花,而是一团团的枯叶。”

此话一出,在场的官员们全都傻了眼。

刘大人的声音还在继续,“很快,所有的棉衣被划开,里面竟然都是枯叶,偶或有那么一两件棉衣里,有少量的棉花。再一细查,数目也对不上。再检查后面箱子里的盔甲和铁盾,也都是残次品。”

这还了得!

“派去剿匪的将官吓得脸都变了色,当即再次提审匪首,严刑逼供下他终于吐露,是郭大人让他拦截这批军需物的,还说只是走个过场,过几天便会领人来攻山寨,到时两方假装开打,故作不敌,让官兵把货物取走,如此神不知鬼不觉。事情成功后会给他们一大笔银两,让他们遣散匪众,拿了银两远走高飞,从此洗新革面做人。”

“匪首被他说动,决定与其合作。却不想,如此完美的计划竟然出了漏子。”

“如此,人证物证俱在。”

“虽然郭源抵死不认,但还是被震怒的陛下判了死刑。”

刘大人说完,仿佛泄下了重担,顿时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杨大人这才道:“没想到刘大人,竟然对此事知道得如此清楚。莫非刘大人,与那郭家有大渊源?”

闻言,刘大人苦笑,又扫过在场的大人们一眼,“不瞒诸位,下官与那郭家并无关系,却受过二皇子殿下的恩惠。若说此事影响最大的,便是二皇子殿下了。”

“嗬嗬,那刘大人不妨说说,二殿下是如何恩惠你的。”杨大人面露嘲讽地问道。

闻君有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