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6章 马铁称霸讲武堂的生涯开始了(1 / 1)

从长坂坡开始 秋来2 2524 字 2020-11-12

沙耶自然是不知道他爹沙摩柯的打算。

反正是关平差人寻他爹,说要让他们这些年纪不大的子嗣来上学。

对于这种事,不仅是沙摩柯,同样支持沙摩柯的其余五溪蛮人头领也是非常激动。

他们也渴望进行汉化学习,只是没想到那个击败他们的将军,会主动让他们的子嗣前来学习。

因为这代表了先进的文化传承和文明。

只不过以前没得机会,那些大儒自恃身份,可不会教授他们这些蛮人。

儿子学到了,那就算是自己学到了。

沙耶则是认为是姑父重视他,给他的好处,连带着这群五溪蛮人子弟自然是抱团。

对于汉人嘴里所言关系的认知,沙耶在心中很是门清。

“沙耶,你给我闭嘴。”关平靠在椅子上“在学校叫我什么?”

对于这件事,关平心里清楚,并没有当面拆穿沙摩柯的打算,蛮王也是需要面子的。

维护属下面子的事情,关平还是要做的。

这点借势的好处,关平选择会给的沙摩柯,作为小弟他们付出的会比这点要更多。

“主任。”

沙哑当即改口,反正旁人知道关平是他姑父就行了。

关平这才放下手中千字文的书册“发生了何事,才两天,你就被欺负了,还要我为你做主?”

“就是蛮头的事情。”

“馒头不好吃!”

“好吃是好吃,可是他们说吃一个蛮头,便要死一个蛮人。”

“死一个五溪蛮人。”身后的同学小声嘀咕了一句。

“对,死一个五溪蛮人。”沙耶高声附和道“这是诅咒。”

“你想如何处理?”

关平对于这些人的想法理解归理解,毕竟从小就接受巫的教育。

对这种事也是信奉的很,可该不惯着他们也得不惯着。

连替身使者的意思都不能理解,真的是让关平难以解释。

“我能处理?”

沙耶挠了挠头,不扎小辫子后,改扎汉人发髻后,倒是让他有些不习惯。

“这事如果我要是交给你做,你准备怎么处理?”

沙耶想了想,蛮头肯定是不能禁止吃的。

否则找他麻烦的人很多,自己吃着也觉得味道好,一次能吃五六个。

面对关平的询问,沙耶以及他身后的那些人皆是有些局促,不知所措。

这件事不是应该找主任做主的,为何又要问我等如何做?

“提出问题,自己尝试先找出解决办法。

没关系,现在想不出来的话,可以先回去想一想,等你们想好了再来找我。”

关平挥了挥手,让他们出去。

沙耶带着一帮族人走了,仔细想着要如何回答关平的这个问题。

关平掏出图册,想着过段时间要给步兵科加课,抽出一些学员进入步兵水陆科。

没有正大光明的搞水军科,就是为了不让江东过多的担心。

己方占据了长江上游,掌控了可以随时攻打江东的据点江陵,在大肆宣扬水军建设。

孙权不多想,都对不起他那心思。

谁让当今天下江东水军最牛逼呢。

虞泗等人在博士韩嵩的带领下,也来寻关平。

关平重新把草稿纸盖在水陆的概略遮挡一二。

“德高公,可是有事?”

关平起身笑问道,对于吉祥物,关平还是给予应有的尊重。

韩嵩微微拱手行礼,这才开口道“定国,孔明及其好友编纂的千字文。

有些学生皆是有所基础,全都学会了,不能让他们干等着其他人,莫不如把这些人全都选出来。

我在教他们一些经书,以此来等待其余学生。”

韩嵩的意思很简单,识字的不是世家子弟就是寒门子弟,大头兵能有几个识字的。

现在让他们一块学习,就是浪费。

对于快慢班的东西,关平也能理解,可这里是军校,哪有那么多小灶可吃。

特别是对这帮世家子弟,大多都是家里换了人口走后门才进来的。

再给他们开小灶,就算吉祥物愿意,关平也不愿意浪费师资力量。

关平想了想,故作惊喜的道“德高公,这些人多不多?”

韩嵩摸着胡须道“少数也有百余人,但我相信,过不了几天,千字文全都认识的,也会有百余人。”

“那可太好了。”关平先是笑了两声。

虞泗在临行前,被自家老爹特别交代了。

这次带过来家中藏书,有关平这话便能用上了,也算是为讲武堂做出了一点贡献。

正是他蹿得韩嵩来的,韩嵩也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事,所以就应下了。

“定国也觉得不错?”

“德高公,我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如今学生众多。

可是老师不多,在教学上,难免会顾此失彼。

莫不如就让这些把千字文全都学会的同学,帮助老师去教导那些不识字的同学。

一来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二来可以让同学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

三嘛,我觉得要给帮助其余同学认字的这些人,提出奖励,至于奖励措施,我想一想。

最重要的一点是,讲武堂只要学生进来了,就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待,一视同仁。”

帮助其余人一齐识字,倒是让前来的这些人没有想到的。

韩嵩想了想,他明白关平的意思了,这些识字的世家子弟以及寒门子弟不是他的重点。

着重培养其余那些立下战功的士卒,才是最为重要的。

想通了这点,韩嵩也不在坚持,只是不理解关平的意思。

如今大汉本就是豪强做主,为何会会普通士卒如此重视?

刘璋的儿子刘阐倒是听闻过关云长对待普通士卒很好,莫不是家传的习惯?

虞泗愣在原地,这藏书是送不出去了?

“主任,我这里有一些家族藏书,不知如何处理。”虞泗想了想,还是抱拳问道。

“我会让人腾出一间屋子,专门放大家从家里带来的藏书,以后也会用上。”

关平也没拒绝,倒是他忘了整一个图书馆出来。

虞泗只是抱拳,心想这样也算是完成了父亲的嘱托吧?

得到答案的韩嵩等人直接走了。

一旁坐着的黄忠,才放下千字文,看着这帮人远去

“定国啊,他们莫不是还想要在学校趁机搞特权?”

关平看着这些人远去,无非就是想要拔高自己吗?

扬名不都是这般操作的。

可既然他们进来了,关平就不会允许这种搞分裂的事情发生。

否则到时候大家都是一个学校的,可是世家与寒门联合起来,被一帮没什么机会识字的人所记恨。

这不利于团结。

在董仲舒等人的伦理纲常宣传下,没有比父子关系更加亲密的关系了。

师徒关系情同父子,关平在努力的把荆州讲武堂的学员,全都打造成为刘备的“儿子”这种关系。

在古代,递结亲密关系,最高级别的便是义父子关系了。

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天人感应以及三纲五常的学说,对于汉朝而言影响很大。

再加之同学之宜的关系牢固。

所以关平希望这些学员跟刘备是有着双重关系,一个便是君为臣纲,二个就是父为子纲。

同时这也是附和这些人的价值观的。

把这些人的利益与刘备的利益捆绑在一块,才极大的有可能由南到北的进行翻盘。

校内的政治与宣传工作,在关平看来也得加强,找机会让自家大伯父把善于清谈的刘焱也给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