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3章 关平来信的连锁反应(二更8k)(1 / 1)

从长坂坡开始 秋来2 2536 字 2020-11-12

“说关平,关平的信就到了。”

刘备笑谈了一句,接过竹简。

从布袋子当中取出来,先是看了一眼痕迹,确认无误,这才解开系子。

“真想不到,我写的这四个字,竟然能玩出此等花样来。”

刘备摸着胡须笑道“孔明,元直,你们俩都瞧瞧。”

诸葛亮徐庶二人分别看了看竹简上的内容。

原来是关平明着是拿着主公所写的良善人家的牌匾,与袁家达成协议,让袁家自愿奉献了五百户人口。

暗地里却是用荆楚讲武堂的学生名额以及一百斤蚩尤血作为交换。

当关平差人拿着牌匾巡游醴陵县后,才到了袁家。

袁氏族长袁游为了表示感谢,又说为了帮助州牧匡扶汉室,当众表示愿再奉献八百户人口。

关平推辞,双方也来个了三请三让,这件事才算是落下帷幕。

袁家得了名声,还有主公良善人家的四个评语。

醴陵县县衙所控制的人口,转眼就增多了不少。

可谓是双赢!

其余那些郡县的豪族也有动了心的,所以才会借着当地县令之手,也想要先人一步,讨一个好名声。

可以说大汉这个年代,大家都喜欢刷名声,像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尤其是现在刘备他占据了荆州,成为新一代话事人。

有了他的评语,家族能得到的好处远比付出的要多。

“此法与孔明在新野时的操作,颇为相似。”徐庶看完后,莞尔一笑。

当初孔明也是把流民编纂,记录在案,主公麾下的人马才有机会扩大。

诸葛亮却是对关平也来了一次三请三让的举动,感到有些好笑。

“看来武陵郡的豪强也闻风得到了消息,想要主公的良善人家的评价。”

诸葛亮这才算是搞清楚了缘由所在。

他随即又叹了一口气,世家豪族传播消息的速度,竟然比官方的还要快。

不得不说,这些人的投机手段是有的,否则就不会选择第一时间献出户数。

这种玩意,诸葛亮觉得关平铁定是不会乱发一气,只有先到先得。

接下来就是引诱其余世家豪族争相效仿,但是能够得到好处的只会是少数家族。

“此乃好事。”

徐庶深知世家大族对人口的贪婪。

“确是好事。”诸葛亮接了一句道

“大汉纷争已久,齐民编户很难独自生存下去,不得不依靠世家大族的庇护。

这些人不断的在官府的版籍上消失,市场遭到了极大的打击,如今许多百姓都不在用钱币购买货物。

谷帛实物成了交易手段,作为农业庄园经济的受益者,世家大族就更有底气了。”

社会经济遭到了重大破坏,自然经济的支配地位就得到增强。

商品货币之间的关系被严重的削弱。

强宗豪右可以在其势力范围内,闭门为市。

私人武装可以保护其势力下的基业,闭门为生足以维持生活。

若是家中势力在有一道井盐,那完全就可以达到真正的自给自足。”

诸葛亮对于荆州的世家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毕竟如今诸葛家族虽然落魄了,但通过联姻以及先辈留下的政治遗产。

诸葛亮也是属于混迹荆州世家上层的人物,即使这并不会妨碍他亲自耕读传家,期间没有什么可矛盾的。

荆州唯一的缺点便是没有盐!

所以这些世家大族都不会闭门为市,需要与外面交易采购。

“如今主公开始稳定荆州,一定要让百姓用钱购买物品,而不是用谷帛交易,否则迟早被世家大族所把控。”

徐庶对于世家豪强一直很是警惕,免得主公沦落为他们的附庸。

“有了定国所开的那家赌坊,可以为我等源源不断的财富。

那更要多花钱财,保证钱币交易不被谷帛交易所替代。”诸葛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完全可以温和一些,在悄然当中改变,不必激起他们的反抗。

刘备并没有立即开口附和,只是点头道

“先安置他们奉献出来的依附流民,一定要全部登藉在册。”

两位军师接连点头应下。

“至于对待荆州世家豪强的事情上,还需慎重。”

刘备摸着胡须缓缓说出这话。

如今唯才是举的求贤令才发出去没有几个月,即使前来投奔的人络绎不绝。

但刘备也不敢再贸然进行官场大变动。

荆州掌握的时间还不久,需要缓缓图之,尤其是益州刘璋的使者,法正的到来。

更是让刘备看到了进入益州的希望。

现在孙乾正在陪着法正在婚宴上热闹一番,再加上翼德作陪,让他感受一下这别出心裁的喜庆气氛。

“元直,此事你写信叮嘱一下定国,且不可太过,如今我们才刚刚站稳脚跟,不宜动刀。”

基于益阳旧事,刘备觉得还是要提醒一下关平,免得他遭到抵制。

这些世家很会隐忍,万一等自己进入益州后,他们在后方作乱,靠上江东孙权,也不是不可能的。

“喏。”

徐庶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知道主公的意思,待到自己稍后会给关平写信。

“主公。”诸葛亮接着按照优先顺序继续汇报道

“此乃我家夫人制作出来的纸张,又去差人去蔡侯的家乡桂阳郡耒阳县求教,又做出了一些新纸张。”

刘备站起身来,看着这已经是黄中发白的纸张,仔细看了看,夸赞道

“真乃好纸啊,孔明之妻真乃心灵手巧之人。”

“就这,定国还是有些不满意,让在多加试验一二。”

诸葛亮叹了口气道“他来信说,荆楚讲武堂就要建成了。

需要先做好纸张,他才能大量做成书册,发给学生学习。”

“纸张如何成册?”刘备面露疑色,他真没接触过。

诸葛亮已然看过了关平写给自家夫人的信,此时更是流利的道

“定国简单的说了一下,便是用印章似的。

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

雕刻者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

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

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可批量印刷,弄成书册。”

诸葛亮当时在家里,是听到自家夫人忍不住惊叹关平的思路。

然后是女儿诸葛果儿也一同跟着赞同,说赵姐姐寻到一个聪明的夫婿。

面对妻儿的发声称赞另一个男人,诸葛亮自然坐不住了,开始好好研究了一番。

刘备的第一个反应便是熹平石经,有许多人都去拓印。

他在洛阳的时候见过,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辆),填塞街陌。

有人便是捶拓复制石板上的文字,只不过被董卓带来的西凉兵所毁。

而通过孔明复述的法子,刘备觉得要是运用之后,定然会比锤拓更加便捷。

“可还能造出更好的纸张?”刘备问了一句。

诸葛亮斟酌了一句“我夫人说,需要时间。”

“辛苦黄夫人了,此事若成,真乃大才。”

刘备忍不住夸赞了一句,没有说奖励什么的话,有些事情需要做,并不需要说,尤其是自己的心腹。

“也不知道定国当初是如何知晓我夫人,会些许机巧之事的。

霹雳车的改进之事还未曾完成,印刷与造纸又提上了日程。”

诸葛亮觉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