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众将热血高涨的模样,崇祯皇帝欣慰的笑了,他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
左良玉、贺人龙、白广恩、高杰等西北悍将,正值武将的巅峰年纪,不管阵仗经验还是个人勇武,俱是最佳时期。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从底层一刀一枪,靠着浴血厮杀成长起来,在军中很有威望。
若是他们能用心报效朝廷,战斗力相当可观。
当然,他们也不是卢象升、孙传庭这样的纯臣,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不过,崇祯皇帝觉得很正常。
这才是大多数人的人性。
大明帝国若人人都像卢象升、孙传庭一样,又有他什么事情?
有心思,有想法,有,朕都可以满足,只是要拿军功来换!
站在军帐中央,崇祯皇帝扫视着这帮西北悍将,掷地有声大喝道“诸卿,鞑虏已经四次入犯大明,但凡为大明臣子,都应卧薪尝胆,誓复国仇。
当是时,正是吾辈男儿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古有褒功之典,杀鞑灭胡,朕所望于今日。但有殊勋者,朝廷不吝伯候之赏。
倘若有负朕之重寄,贪生怕死避战于敌,国法也自有处罚之款。
朕之殷盼,尚望诸卿牢记在心,不负朕意,凯旋归至!”
说完,崇祯皇帝将手里的玉碗,狠狠地砸向地面。
哐当……
玉碗砰然而碎,众将内心禀然,皆跪伏在地,屏气凝神。
唯有洪承畴和孙传庭二人,代表众将答道“臣等定不负陛下重寄,杀鞑灭胡,誓复国仇!”
为将者,对于陛下这一套并不陌生。
碎碗显决心,这是大仗要仗的节奏。过去,他们也没少干。
现在虽然不知陛下接下来具体如何安排,但依其种种动作,显然已经决心已定。
“诸卿原地修整三日,随时等待朝廷召唤!”
军帐内,崇祯皇帝一人傲然站着,吩咐众将一句,就摆驾回宫了。
该说的说了,该做的做了,目的已经达成,他如果再留下来,众将就不自在了,犒军也就不完美。
倒是御马监掌印李凤翔等崇祯皇帝离去后,打开黄缎包袱,从朱漆描金盘龙匣子取出黄绫诏书,朗朗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鞑虏入侵,若不一鼓荡平,则国家腹心之祸,宁有底止!
幸赖洪承畴、孙传庭心忧国事,日夜兼程赴京勤王,朕甚嘉慰。
兹再赐三边总督洪承畴、川陕巡抚孙传庭二人尚方宝剑各一柄,阵前便宜行事。
并赐内帑银二十万两,红丝表里各二百匹,赏功银牌五百副,供阵前奖功之用。
钦此!
“臣叩谢皇恩浩荡!”
洪承畴和孙传庭三呼万岁,朝北谢恩。
陛下真是大手笔,动真格了。
一次赏赐内帑银二十万两,赏功银牌五百副,供阵前奖功之用,这在过去简直是不敢想象。
账内,众将听得真真切切,都不禁暗自咋舌沉思。
有功就赏,有过就罚!
大抵就是陛下的意思了。
很快,此事在第二天就得到验证。
翌日饷午,京城各路勤王大军就收到朝廷邸钞晓瑜赴京各路勤王之师,宣大、保定、昌平等共六镇。
着卢象升与孙传庭、洪承畴商定奇略,敕督师统领援兵,兵将俱受节制。
内廷高时明、李凤翔为监军,管理巡协煮粥膳京师贫民,枭斩审实来城奸细,大定赏、罚格。
赏格如下
有能擒斩鞑虏大头目一名者,赏银一百五十两,不愿赏者升二级。
有能擒斩头目一名颗者,赏银一百两,不愿赏者升二级。
有能擒斩强壮鞑贼一名颗者,赏银五十两,不愿赏者升一级。
有能擒斩幼小鞑贼一名颗者,赏银三十两,不愿赏者升原职半级。
有能擒斩降将张万春等者,赏例与擒斩次头目同。
罚格如下
将吏举监生员人等,迎贼受降者,凌迟处死,全家处斩。
文武将吏弃城逃走者,斩,妻孥流配。
征调官员逗遛观望与避逃者,斩。
差往侦探不实者,捆打一百二十棍,因而误事者,斩。
征发调遣有司官迟误应付致误军机者,斩。
优渥的赏格杀气腾腾的罚格同时颁布出来,整个京城顿时沸沸扬扬,议论纷纷。
各路勤王之师的将士,也是拿着朝廷邸钞,反复观看并讨论着。
可在当日晚些时候,朝廷紧接着又颁布如下谕旨
超擢前次辅王应熊入内阁,协理部事;布衣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躐授都司副都司,再加副总兵,给银十万募兵。
副将以下不用命者,军法从事。
又因本兵王尚书,贼兵入犯,方略不闻,又失于侦探,初时圣问,不知是何处虏兵,后边遵化失守两日才报,圣上将来下了狱勘问。督师因圣旨严催入关,因缺饷上本道乞给援兵一饱。圣旨既催户部立发粮草,又发御前银一万两,差御史一员,制买肉食并酒给犒。此时奴兵已渐过蓟,满总兵、尤总兵已都到城下,圣赐满总兵盐菜羊酒。京城大备战守之具,每门分勋戚大臣把守,后又差内臣协守,俟虏平仍行撤去。严处了几个守具不完的官,一个不急浚河的官。屡屡传旨,督催奖赏各路进援将士,传谕轸恤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