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贤崩溃了以后,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全都老老实实的交代了出来。
随着黄俊贤的交代,孟尝刚听了几句神色便愈发郑重。事关重大,他立即吩咐记录的皇城司堂事笔录继续记录,随即打发审讯室其他皇城司精锐前去通知刘猛赵无极等人。
刘猛接到孟尝派人送来的消息便立即赶往皇城司密牢。
根据黄俊贤的供词,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徐徐展开在孟尝的面前。
当神宗得到皇城司情报的时候,赵煦正在勤政殿还没离开。神宗看着皇城司的情报,真的是义愤填膺。
大宋大宋官员的待遇一直不低。自大宋立朝以来,宋代官俸制度十分混乱,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有实职者则可以另加钱。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添支(增给)、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官员有差遣职务者另加津贴,作为职务补贴。这种职钱依官员本官与差谴职的级差按等发给,故虽任同一官,职钱并不相同。在判、知等字前加守、试者,说明低于差谴职一至二品,每月分别加55贯和50贯。在判、知等字前加行字或不加字者,说明本官高于差谴官或与之平级,每月加60贯。
由于宋代官员俸禄的款项极为繁复,如果一一计算,实在太花费精力为此我在这里仅列举俸禄一项,其余多项的总值大致推算为其俸禄的2倍可能不止于此,姑且这样计算吧
月俸两其余月收入元
三师 120 240 513万注:正一品均为虚职,加职,无实权,故俸禄反而少
首相 300 600 1283万
次相及副相 200 400 855万
六部尚书 60 120 257万
侍郎 55 110 235万
九卿 45 90 192万
少卿 35 70 150万
赤县县令 30 60 128万
赤县县丞 15 30 64万
宋朝官员的俸禄的确是古今罕有当朝一品的文武首席官员宰相和枢密使的月收入即有128万之巨!
年收入超过1500万
位居二品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高官一级,月收入也有25万多,即使是相当于现在富裕县的县长的月收入也将近13万对比明朝官员的俸禄,真是天壤之别呀
附:宋代官职表
正一品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
从一品
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总理全国政事
枢密院枢密使专司“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以及“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
试迁补屯戌赏罚之事”
正二品及以下
副相参知政事
枢密院枢密副使
门下省侍中佐天子,审中外出纳之事
门下省侍郎佐侍中
中书省中书令佐天子,宣奉天子命令
中书省侍郎佐中书令
尚书令奉天子命而施政
尚书省左、右仆射佐令
左、右丞相佐令
三司使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
副使
翰林院
翰林学士正三品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文件
翰林侍读学士正三品
翰林侍讲学士正七品
崇政殿说书从七品
谏院知谏院掌规谏朝政缺失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尚书各一人从二品
侍郎各一、二人从三品
郎中正六品
员外郎从六品
御史台
御史大夫从二品专掌监察、执法注:“大夫”为加官,不除人。“中丞”为实际上之台长。
御史中丞从三品台长
侍御史台院从六品
殿中侍御史殿院正七品
监察御史察院从七品
九卿九寺太常寺、宗正寺、光禄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
卿各一人正四品或从四品
少卿各一至二人从五品或正六品
国子监
国子监祭酒大学校长从四品掌教育行政
司业副校长正六品
国子博士正八品
国子监丞正八品
路
转运司:转运使、副使、判官掌一路财赋、又兼管监察官司吏之事,南宋谓“漕司”
提刑司:提点刑狱公事,掌司法和刑狱南宋谓“宪司”
提举常平司: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掌常平仓及贷放钱谷等事务,南宋谓“仓司”
提举学事司:掌所属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南宋谓“监司”
经略安抚司经略安抚使南宋谓“帅司”
府知府事各一人
府尹开封尹正三品掌府之事宋于首都、陪都及特要之地称“府”
少尹开封少尹从六品
判官
推官开封府均从六品
州判某州事
刺史从五品掌州之治宋不设“太守”,“刺史”乃虚衔
判某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某州军州事
监县知某军事戌兵驻县官,兼管军事
宋代之县,分为:
赤县:在京城内
畿县:京城外
望县:四千户以上
紧县:三千户以上
上县:二千户以上
中县:千户以上
中下县:不中千户
下县:五百户以下
县
知县县令赤县:正七品
畿县:正八品
其它:从八品掌县之治
县丞小邑不置赤县:正八品
畿县:从八品
其它:从八品
主簿小邑不置者以尉兼赤县:从八品
畿县:正九品
其它:从九品
尉赤县:从八品
畿县:正九品
其它:从九品
以上,为宋朝官员品阶,
优厚的待遇,使宋代官员很少有自愿致仕退休的,有的为延长任职期限,竟改动年龄。中国古代的“秩禄”制度,等级森严,不允僭越。秩是官秩,是官位的高低;禄是俸禄,是朝廷发给官吏的薪饷。官秩品在秦汉时以谷物多少计算。西汉从万石到佐史分为二十级,曹魏时以一品至九品定分为九级,南北朝逐渐改为正从九品十八级,隋唐沿袭南北朝的秩品等级,以后各朝也大抵如此。
汉代的官俸以谷物计算,最高秩万石月俸350斛一斛相当于14公斤,最低秩月俸仅为36斛。两者相差近百倍。唐代官俸有职田、禄米、钱货。京官一品、外官二品授田12顷,京官八品、外官九品授田2顷50亩。武德初年,正一品禄米700石,从九品禄米50石。贞观时一品官月俸钱6800文,九品官为1300文。唐后期,俸禄厚外官、薄京官。宋朝百官的俸禄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优厚,月薪饷最高达400贯一贯为千文,是汉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除俸钱外,还有禄米,宋朝大小官员锦衣美食,生活奢华。正一品官,月领禄米150石,俸钱12万文,外加每年绫20匹,罗1匹,绵50两;从九品官,月禄米5石,俸钱8000文,外加每年绵12两。除以上薪饷外,各种福利补贴名目繁多,计有茶酒钱、厨料钱、薪炭钱、马料钱,等等。官员家中役使的仆人衣食及工钱也由政府“埋单”。宋代公用钱借贷利息与职田的收入,除由部门长官支用外,大部分进了部门“小金库”,隔三差五发放给官吏们,成为收入的一部分。官员出差或赴任时,可以凭朝廷发的“给卷”在地方上白吃白住,甚至领用粮食衣服等。
宋朝还设立“祠禄之制”,德高望重的高级官员进行定期疗养,一切费用均由国家承担。宋朝的不少官员能领取两份薪饷,名曰“职钱”。优厚的待遇,使宋代官员很少有自愿致仕退休的,有的为延长任职期限,竟改动年龄。因此,朝廷只好强迫官员致仕,对年满七十的老官僚,不予考课,不给升迁。官员致仕时,往往给予加官晋级,类似当今公务员的“即提即退”。宰相级的官员致仕后,仍可参议朝政做“高级顾问”。官员自动致仕的,其子孙可以“荫补”一定的官职,致使“官二代”从政者众多。
宋朝官吏待遇如此之高,在神宗的思想里,真的难以想象大宋商业竟然会如此发达。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是宋哲宗》,“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