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精打细算(1 / 1)

第一姝 黑鱼精 7803 字 2019-12-18

袁明珠看了小宝宝,母女俩的状况都不错。r

nt

她侄女的头上戴着个姥娘给捎来的富贵帽,说“我那边有个玉牌,镶在这帽子上正好。”r

nt

吃过午饭回后院开了箱笼,找了出来。r

nt

玉牌是汉阳公主赏的,上头刻着步步高升的竹纹,不仅寓意好,玉质也不错。r

nt

梁氏见了,赶忙推辞“小孩子家家的,不用给她这么贵重的东西。”r

nt

袁明珠“这个寓意好,让她替她爹戴着,求个好意头。”r

nt

杜氏本来也想帮着推辞呢,一听说是为着袁伯驹好,马上换了说法“你小妹妹一片好意,你就收下吧,以后你有什么好东西给她也一样。”r

nt

把梁氏听得心肝颤啊,她这一屋子的家具和嫁妆都拢一块,也换不来这么块东西。r

nt

不过这话不好跟婆婆说。r

nt

袁珍珠拿了针线把玉牌给绰到帽子上。r

nt

杜氏看着小孙女戴上帽子“是怪好看哈!”r

nt

梁氏扯了扯嘴角,能不好看吗?几十亩良田戴在脑袋上呢!r

nt

听说袁家新添了个小孙女,各家都派人送了礼品来。r

nt

nt

nt

看着吴氏把鸡蛋放进斗里,袁明珠说“正想让曾祖父再去买些鸡蛋回来呢,这下不用买了。”r

nt

这几日家里忙碌,袁弘德都没有进城,她的鸡蛋羹都断了好多天了。r

nt

吴氏的手一抖,一个鸡蛋没抓住,掉到其它鸡蛋上。r

nt

杜氏听到这边的动静过来,“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r

nt

把磕破的鸡蛋收了起来。r

nt

袁明珠看看低着头的二嫂,觉得做人家媳妇真不容易。r

nt

谁还没有个一时疏忽的时候,就被这么指责。r

nt

指责了也得老实听着。r

nt

感觉都不值几个鸡蛋钱。r

nt

替吴氏辩解“几个鸡蛋,也没摔坏,就鸡蛋皮磕坏了,不影响吃。”r

nt

杜氏瞪她“谁家过日子不是精打细算,都这么毛手毛脚的,好日子都败坏了。”r

nt

袁明珠也跟着吴氏吃了个挂落。r

nt

杜氏拿着鸡蛋走了,袁明珠觉得心里特别不是滋味。r

nt

吴氏看看小姑子板着小脸,也不敢吱声。r

nt

家里有鸡蛋,鸡蛋一直都没断,大嫂生产那天她本来要照着惯例给小姑子做一碗鸡蛋羹的。r

nt

是婆婆说“一顿得两只鸡蛋,地主家的日子也经不起这么糟践,家里又添一口人,往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不给她做了,粗茶淡饭才养人。”r

nt

把小姑子的鸡蛋羹给掐了。r

nt

听小姑子话里的意思,她还不知道是娘把鸡蛋羹给她断了,不仅小姑子不知道,看样子曾祖父母也不知道。r

nt

觉得这事有些麻烦,就怕曾祖父母知道了会起风波。r

nt

捡完鸡蛋就瞅了个机会找到袁仲驹,把这件事跟他说了。r

nt

“……曾祖父专门买回来给小妹吃的,娘这样克扣下来,只怕曾祖父母会生气。”r

nt

nt

nt

袁仲驹“之前不都好好的吗?小妹想吃啥娘还给她专门淘换,怎么突然就变化了?”r

nt

nt

nt

家里日子越来越好,今年这一年的棉花就卖了大把的银子,暖棚若是不出意外,年前的出产就能抵得上别人家一年的收入。r

nt

跟李家几户同乡合营的万香园也见利了,曾祖父还说家里不缺银子今年就不拿分红了,要把分红用来扩大经营。r

nt

更不说明年有了暖棚,他们家的西瓜能提前一个月上市,都是滚滚财源呐!r

nt

就只说小妹自己天天收购的药材,泡制以后卖给药铺,挣的钱就足够她天天吃鸡蛋了。r

nt

问吴氏“咱娘这是怎么了,好好的刻薄小妹做什么?”r

nt

不知道小妹是曾祖父母的心尖尖啊?r

nt

短了其他人曾祖父母都不会愿意,何况是小妹的?r

nt

吴氏蹙眉想了想“那天袁家的大奶奶来了,跟娘说了一个多时辰的话,她走了以后娘就把灶间里的米菜肉都锁了起来,从那天开始就给三花和茜罗规定饭量,r

nt

还有,往日都多做些饭,剩下的饭菜都给牛家的牛二蹦吃,这些日子娘可丁可卯的给粮食,都没有饭菜给牛二蹦了。”r

nt

吴氏只说了婆婆对别人的变化,没敢说对待她的变化。r

nt

就今天这样的情况,失手弄坏了东西,若是放在往日,也没造成损失,婆婆都不会说什么,现在可倒好,就差指着鼻子骂了。r

nt

袁仲驹“我知道了,回头我跟大哥商量一下该怎么办。”r

nt

也知道吴氏虽然没说,也不能少了受他娘的刻薄,安慰她“娘说什么你别往心里去,想吃啥跟我说,我给你买。”r

nt

觉得吴氏没有嫁妆手里没有零花钱,又不似大嫂怀孕生子能贴补着,杜氏削减饭食,就只她媳妇最受害。r

nt

吴氏嗔道“我啥也不想吃,别瞎说。”r

nt

两个人站在角落里嘀嘀咕咕说了半天,陶氏看了跟丈夫说“头年里把二郎的事办了吧?两个人也不小了。”r

nt

袁弘德“行,要买什么你让二郎拉一张单子,得空去城里买回来。”r

nt

袁伯驹和袁仲驹兄弟俩就杜氏精打细算这件事商议了一回,也没找到太好解决方法。r

nt

袁伯驹“我去跟娘说说。”r

nt

袁伯驹找到杜氏,刚说了几句话,就被杜氏撅了一通“这马上你闺女要办满月,二郎要圆房,你大妹妹要置办嫁妆,你说说,哪哪不都得是钱,r

nt

你跟二郎年后就得上京城,花费能少了?你们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上嘴唇跟下嘴唇一碰就说出来了,觉得过日子简单呐?”r

nt

没有经济独立就没有人格独立,对家庭没有直观收入贡献的袁伯驹,哪怕已经取得了秀才的功名,也没有置喙的权利。r

nt

被杜氏一番看似很有道理的话说得不知道该如何应对。r

nt

若是袁树还好好的时候,袁树虽然不能左右她的想法,至少能在中间和和稀泥,缓和缓和。r

nt

袁伯驹铩羽而归,回到屋里也不敢拿这事烦正在月子里的梁氏,只自己闷闷不乐。r

nt

这阵子丈夫回房间睡觉的时候她都已经睡着了。r

nt

梁氏只以为是自己这一阵只顾着照顾女儿冷落了丈夫让他不高兴了。r

nt

再说又分别在即,她也怕丈夫在外头生了花花肠子。r

nt

白天屋里人来人往的,只能等了晚上,闺女睡着了,忍着困意等丈夫从书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