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旧事恩怨,难下心头(1 / 1)

水笼烟说,那个时候遇到的雁飞霜,性情冰冷,端庄美丽,又狠辣十足,是个一等一的高手。

可那时候的雁飞霜,是莫等闲的劲敌,是叛徒,所以,水笼烟负责铲除雁飞霜。

谁知道,两人相见恨晚,不出三月,水笼烟人没杀成,反倒是把自己搭进去了。

雁飞霜与水笼烟互相视为知己,生死相托。

即便雁飞霜知道她是来杀自己的,仍旧充耳不闻,任由水笼烟在自己的地盘探取情报。

也正是因为雁飞霜的让度,让水笼烟心里愧疚至深。

水笼烟劝降雁飞霜,想让她归降。

雁飞霜说,烟烟啊,你怎么不问问我为何要背叛莫等闲呢?投降,不可能的。

可巧的是,那时候的莫等闲已经做了皇帝,而莫思量则是造反,天下一分为二,两人势如水火。

莫等闲除了要对付莫思量,还要对付不断冒出来的叛军。

雁飞霜的千秋谷,就是其中一个。

而水笼烟又想方设法想要保护雁飞霜,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越发深重。

瞅准时机的莫思量岂会放过挑拨二人关系的机会?

于是,莫思量也想要雁飞霜死。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水笼烟与莫等闲僵持不下,云惊澜却下了狠手,建议莫等闲直接出兵提前攻打雁飞霜。

莫等闲为了转移水笼烟的注意力,让水笼烟去执行其他任务,并且答应水笼烟,只要她完成任务回来。

自毁武功,交出兵权,他就同意放过千秋谷,放过雁飞霜。

水笼烟以为,这是莫等闲的恩赐,她感激涕零。

即便知道任务艰巨,危险极大,她也甘愿前往。

不幸的是,水笼烟执行其他任务时,受了重伤,回来后又急赶着自毁武功,导致重伤昏迷。

而莫思量得知消息后,从莫等闲嘴里知道水笼烟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和自毁武功的原因。

他妒恨雁飞霜,也记恨莫等闲的贪婪无度。

可莫等闲这是想让水笼烟知难而退。

两个男人以为,即便雁飞霜死了,水笼烟也只是失去了一个朋友。

可没人知道,这个世上,除了爹爹,对水笼烟最好的便只有雁飞霜。

能够让水笼烟完全信任,无话不说,性子不再只是阴狠毒辣,也有少女天真的一面的,也只有雁飞霜。

莫思量眼里,重权势,重天下,水笼烟于他,只是一个囊中取物一样的存在。

他爱水笼烟,却没有爱到肯停下来,仔细听一听水笼烟想要什么。

更何况,那时候水笼烟还是莫等闲麾下的上将,莫思量与她只能互相爱慕,却无法在一起。

莫思量总觉得,喜欢,便可以强取豪夺。

他会证明,只要天下都是他的,便没有什么不是他的。

这个阴狠毒辣的男人,只在乎水笼烟是否受伤,对于其他人,生死不计。

而莫等闲在攻打千秋谷时,的确是要留着雁飞霜的命的,他心里担心雁飞霜死去,会对水笼烟造成无法挽回的创伤。

在听到水笼烟告诉他,雁飞霜与她是挚友时,莫等闲的心不可遏制的一颤。

整整二十四年了,他从未听到水笼烟对他说,谁谁谁是我的挚友,也不见水笼烟如此维护一个人。

水笼烟那么在意自己的武功,权势,功勋,以及自己身为上将的忠诚。

可现在却要为了一个叛徒雁飞霜,全数放弃。

莫等闲不难想象,雁飞霜对水笼烟而言,一定比性命还重要。

莫等闲不是莫思量,他有挚友,是云惊澜。

云惊澜会为了成全他的帝王梦,不惜潜伏在莫思量身边,为了自己背叛莫思量,万劫不复也不后悔。

所以,莫等闲能够明白挚友的含义。

正因为如此,莫等闲不会那么绝情,真的要趁着水笼烟昏迷至极去杀了雁飞霜。

可莫思量杀了雁飞霜,他孤身前往,用云鹤针杀了雁飞霜,却一直没人知道。

水笼烟醒来后,认定是莫等闲不顾多年情分,出尔反尔。

怎奈自己武功尽毁,什么也做不了。

可即便是这样,莫等闲也没放她走。

她为莫等闲戎马一生,杀人无数,仇家满天下。

如今没了武功,离开自己,不是死路一条?

再者,水笼烟离开了自己,莫思量一定会将她带走。

到那时,莫等闲要对付的不止一个莫思量,还有水笼烟。

多重原因让莫等闲想方设法的将其留在身边,带来的后果就是水笼烟抑郁一月后,精神崩溃,终于放弃了愚忠的念头。

开始各种找茬,滋事,放肆,胡作非为,将莫等闲的内部弄得一团糟。

不仅如此,为了折磨莫等闲,水笼烟选择放纵自己,她甚至当着莫等闲的面,给莫思量飞鸽传书,发送情报。

为此,云惊澜几次要杀水笼烟,却都被莫等闲拦了下来。

一年的时间里,水笼烟终于无法承受失去挚友的伤痛,以及莫等闲对此事漠不关心的态度。

她很想要彻底背叛莫等闲,却又担心自己的行为会给其他将臣造成恶劣影响。

她并不想有人学着她,仗着莫等闲的让度便肆无忌惮,甚至背叛。

一边是挚友之仇,一边是忠君之心。

水笼烟两难全,选择自杀。

可第一次自杀,失败了。

又是莫等闲救了她,莫等闲见她如此,终于肯放她走。

即便知道她这一走,后半生就会对付自己。

可莫等闲一想到这个女人是自己曾经爱过的人,也是后来对自己肝胆相照的朋友,更是对自己忠心不二的良将。

水笼烟这个人,成就了他,替他牺牲太多。

他纵使知道为君者,当以大局为重。

他放走水笼烟,或许放走的就是江山。

莫思量一直不敢对他赶尽杀绝,绝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水笼烟在他手里。

现在放走了她,自己的死期也到来了么?

莫等闲权衡之下,还是放走了她。

这一走,结果不出所料。

莫思量带走了水笼烟,又知道雁飞霜的死是水笼烟心头的痛。

所以,他轻易说服了水笼烟与他联手,对付莫等闲。

莫等闲一败涂地,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他的天下就被水笼烟夺走了。

水笼烟知道,莫思量身处逆臣贼子的地位,而自己更是背叛莫等闲的人。

在天下人眼里,她和莫思量,无一不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对象。

水笼烟选择自己称帝,一个人背负天下人的骂名。

那个时候,天下未定,仍旧有许多的叛军未曾处理。

莫等闲这些年来,一直不肯下狠手,将这些毒瘤拔掉。

水笼烟上位之后,立刻铁血手段铲除了毒瘤叛军,不出一年便一统天下,高枕无忧。

莫思量想杀了莫等闲,水笼烟却不肯。

经过了四年,她在想,那个一直对自己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帝王,是否知错了?

她在牢狱中问莫等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话,你承认错了么?

莫等闲才被关入的时候,红着眼说,我没错,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第二年,他还是红着眼说,我为君,你为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一直到第十四年,莫等闲还是说,君臣之道,恩义为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只是,那一年,莫等闲语气平淡,是笑着对水笼烟说的。

整整十四年,莫等闲的思想还是没变过。

那一天,莫等闲问她,你还恨我么?

水笼烟的泪刹那滑落,她反问,这话,不是该我问你么?

水笼烟囚禁了他十四年,夺了他的天下,现在正应该问莫等闲,是否还恨自己呢?怎么可能不恨呢?

可莫等闲反思了十四年,他在意的是,水笼烟是否还因为雁飞霜的死,恨着他?

两个人心里都记挂着对方最在意的东西。

也就是这一瞬间,水笼烟一直对莫等闲筑起的防线,全数溃败。

她再也撑不住了。

莫等闲终于知错了,他后悔杀飞霜了,他知道不该动飞霜了。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更何况,雁飞霜对水笼烟而言,是唯一的自由和天地。

莫等闲认错了。

而水笼烟呢?

她反思十四年,回想起自己与莫等闲争锋相对的那些年,回想起莫等闲对自己的纵容,回想起自己始终不愿背叛莫等闲的那些理由。

水笼烟再一次问他,何为君臣之道?

莫等闲笑着说,君臣之道,恩义为报。

君之视臣为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是莫等闲对她的回答。

水笼烟又问,你为何当初一定要杀了飞霜呢?

莫等闲见她仍旧执着,便对她说,其实,杀雁飞霜的人,不是我。是莫思量,雁飞霜死于云鹤针。

水笼烟泪如雨下,双膝下跪,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她的下跪,是一个句号,给两个人的君臣情分,彻底画上句号。

给雁飞霜的死,画上了句号。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她决定把江山还给莫等闲。

水笼烟放了云天惊,云天惊轻松号令了旧部,准备举兵营救被困了十四年的莫等闲。

也就是在浮屠山大战的那一日。

水笼烟送走了莫等闲,她放下了所有,准备以死谢罪。

那个从外面办事,得知消息赶来的师兄,以为是莫等闲的旧部忽然造反,导致水笼烟走投无路。

可他赶来时,看到水笼烟站在巨石上,拔剑自刎。

眼神苍凉,嘴角带着悲戚的笑。

甚至不愿意再等自己回来,便死在他面前。

水笼烟说,师兄,永别了。

师兄,你好好活下去。

水笼烟说,我称帝十四载,无一日不是惶恐不安。世人皆道我忤逆犯上,枉顾纲常。莫等闲,今日我以死谢罪。从此,我们恩怨两清。

回忆结束,雁飞霜已经泪流成河,趴在桌上,肩头耸动不止。

水笼烟泪流无声,她望着眼前好端端的人,心满意足。

回想往事,悲从心来。

这也就是为何,她死也要还莫等闲情分的原因。

十四年的忍耐,十四年的隐瞒,莫等闲替她守护住的,不止是二人之间的君臣情分。

还有她与莫思量之间的十年夫妻感情。

如若在被关的第一时间,莫等闲选择和盘托出。

那水笼烟倾尽全力对付的人,会是谁?

水笼烟泪眼朦胧,又想起那个阴狠毒辣的师兄来。

莫思量是她的毒药,她却饮鸩止渴。

可莫思量也是她的解药,没有莫思量,她如同身在地狱。

爱上一个狠毒的男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还认为爱上他并不可怕。

请收藏本站: